文丨太阳随笔
昨晚清理手机通讯录,翻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小雅。盯着屏幕愣了半天,才想起这是我当年一起挤出租、啃泡面改方案的同事,可如今,我们连朋友圈点赞都变得客气,更别说开口聊天了。那一刻突然明白:人与人之间哪有什么永恒的关系,不联系,就真的没了关系。
咱都有过这样的错觉吧?觉得一起熬夜复习的同学、并肩奋斗的同事、哭着分享秘密的挚友,能抵过时光和距离。我和小雅当年好到什么程度?她知道我喝咖啡要加两勺糖,我清楚她来例假要喝红糖姜茶;加班到凌晨,她会偷偷给我带热包子,我帮她应付难缠的客户。可自从她跳槽去了另一个城市,起初还天天视频,后来变成“有空聚聚”,再到最后,聊天框停在了去年的“新年快乐”。
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可连联系都断了,“信”又能放在哪儿呢?之前参加高中同学聚会,见到曾经睡上下铺的室友,我俩尴尬地站着,除了“你现在在哪上班”“结婚了吗”,再也找不到别的话题。后来她偷偷跟我说:“不是不想聊,是这些年没联系,你的生活我插不上话,我的日子你也不了解,只能客气着。”
抖音上有句话说得戳心:“没有沟通就没有延续,没有联系就没有来往。” 沉默就是关系降温的信号,一个不问,一个不说,慢慢就冷了。我表妹之前总为发小的疏远难过,她发十条消息对方回一条,约了三次见面都被推掉。直到有天刷到对方和新朋友的合照,才突然释怀:不是谁的错,只是彼此的人生轨迹早就岔开了,她在新的圈子里,已经有了替代你的人。
有人说这是“成长落差”,我觉得更像“感情保质期”。就像食物放久了会坏,情谊没了联系也会过期 。你记着他的喜好,他却连你生日都忘了;你想跟他分享心事,却发现早已没了立场。这种单向的维系,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放手了。
其实这不是人心凉薄,是生活本就如此。人生像辆列车,有人陪你走一站,到点就下车了。那些不再联系的人,不是不重要了,只是你们的故事刚好讲到了结尾。就像我和小雅,虽然不再亲密,但想起当年她给我的热包子,心里还是暖的,这就够了。
所以真没必要为逝去的关系耿耿于怀。感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单向的热情撑不起两个人的关系。与其纠结“为什么他不联系我”,不如珍惜那些主动给你发“最近还好吗”的人,把热情留给值得的人。
今天如果你也想起某个好久没联系的人,想问候就别犹豫;如果对方始终冷漠,也别难过。毕竟,能陪我们走完整段路的人不多,那些陪过一程的温暖,记在心里就好。往后余生,好好对待愿意和你保持联系的人,这就够了。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