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顺时养藏,防寒护阳

小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此时气温骤降,雨雪初临,天地闭藏,阳气内敛。养生的核心在于“养藏”,我们具体该如何做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1、生活起居方面:
早卧晚起,尽量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7点后起床(如果可能的话),避免清晨寒气侵袭体表,导致阳气耗损;
外出做好保暖措施,尤其要防护腰腹、下肢、颈部三大部位,睡前可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20分钟,加艾叶、生姜煮水更佳,能温通经络、驱寒暖身;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老年人、体质虚寒者不宜过早外出晨练,选择柔和运动方式,比如太极拳、八段锦、室内瑜伽等。


2、饮食方面
虚寒体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重点温补,多吃羊肉、桂圆、生姜,可饮用生姜红枣茶;忌吃寒凉之物:冰饮、生冷瓜果、海鲜、凉拌菜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不适症状。
阴虚体质(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温补需要适度,侧重滋阴润燥,多吃银耳、百合、梨、蜂蜜,避免羊肉、桂圆等温热食材过量,可饮用麦冬枸杞茶(麦冬滋阴,枸杞补肾)。
痰湿体质(身体沉重、胸闷腹胀、舌苔厚腻):要减少温补食材,多吃山药、薏米、冬瓜、白萝卜,避免甜食、油腻食物。


3、情志方面:
小雪时节日照减少,易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等“冬季抑郁”症状,需注重“静心安神”。避免过度思虑、焦虑,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和压力,可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读书等方式平复心绪,让阳气和阴精得以涵养。
在晴朗的午时(11:00-13:00),到户外晒晒太阳,既能补阳气,又能改善情绪。


4、中医特色养生
可以选择艾灸来温通经络、补阳散寒,穴位包括:关元,温补元气、调理脾肾;足三里穴,健脾和胃、增强体质;肾俞穴,补肾益精、温阳散寒。
还可以选择泡脚,用生姜、艾叶、花椒等中药泡脚来达到驱寒暖身功效。


愿各位健康无烦恼,幸福乐逍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养生   节气   小雪   阳气   体质   生姜   麦冬   滋阴   桂圆   经络   寒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