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93万人的全国性研究:常喝酒不但防痴呆,还可提高生活质量

李大爷今年68岁,最近老朋友聚会总是谈起“老糊涂”这个话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人退休早早戒酒,结果觉得越发心里没滋味;有人坚持小酌怡情,反倒精神矍铄、记忆力也不错。

这天,李大爷特意带着自己的体检报告去找社区医生咨询。他好奇地问:“医生,我这喝了几十年酒,感觉人还算精神,是不是小酒真对脑子有好处?”

也许在很多人印象中,喝酒总与健康隐患挂钩。可最近公布的一项超393万人参与的全国性健康研究数据,却令不少人“跌破眼镜”:科学家们发现,长期适量饮酒者发生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竟然比完全不喝酒的人更低,而且他们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事实真的是“喝酒有益脑子”?还是另有隐情

喝酒,到底好不好?权威大数据有话说

多年以前,“劝君莫贪杯,健康最要紧”是中老年养生圈的“铁律”。但随着全国393万中老年人参与的一项健康追踪大数据横空出世,“喝酒=伤身”这个简单标签,正悄然被重新解读。

在这个覆盖10年长期随访、涉及地域广泛的研究里,适量饮酒的参与者认知障碍发生率降低了7.8%,而且与生活满意度高度相关。哈佛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外权威团队对数据反复校验后,也提出:“适度饮酒或与认知保护和提升生活幸福感相关。”

那么,这种“益处”是如何发生的?医学专家表示:适量饮酒可促使脑内血流加快,脑血管弹性增加,某些酒精代谢副产物可参与神经递质调控。举例来说,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脑部老化。但是,关键就在于“适量”二字

如果贪杯,每日酒精量超过推荐标准(男性不超25克,女性不超15克,约1瓶啤酒或100ml红酒),则脑血管硬化、记忆减退、肝损等问题风险立即“反超”。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研究数据显示,饮酒过量人群罹患痴呆、早逝概率反而升高14.6%。

坚持适量饮酒,三个月内常见的这些身体变化

数据不会说谎,跟踪调查已发现:中老年人若适当、小量规律饮酒,3个月以后,身体或将出现这三种正向变化,

1. 认知功能维护
经过多重甄别后,适量饮酒者在“记忆力、反应力测试”里的表现优于无酒精摄入者。阿尔茨海默病患发率降低了约8%,尤其是每周分三次、每次小于70ml葡萄酒为最佳。

2. 情绪与社交活跃度提升
研究表明,适度饮酒者的“生活幸福感评分”提升了12.3%。不少受访者表示:有规律的小聚和适量小酌,有助于舒缓焦虑、拉近亲友距离,抑郁风险降低。

3. 血管健康与炎症指标
适量饮酒能促使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水平上升,血流速度提升,动脉炎症指标下降了约6.5%。但这里的量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得不偿失。

但请记住上述正面改变,仅限小量且规律饮酒,一旦饮酒无节制,负面影响远远“反噬”以上所有好处。研究还警示,遗传、代谢慢性疾病等个体因素均会大幅“修正”饮酒对健康的作用方向。

健康喝酒,三步建议帮你把握分寸

如果你见到研究数据,就觉得“喝多无妨”,那可就大错特错。真正健康喝酒需谨遵以下三步建议,一条都不能省:

选对酒种,优选低度发酵酒
白酒、烈性酒对脑血管和肝脏的刺激很大,优选葡萄酒、啤酒等低度发酵酒,每次不超过标准杯量。不追求“高度”,避免同时空腹饮酒。

严格限制每周饮酒频率和总量
成年人每周饮酒天数≤5天,每次不超过一小杯。长期坚持较少量摄入,“微醺而止”,可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增益认知与生活感受。

搭配饮食、关注体检,动态调整
饮酒时宜搭配高蛋白、丰富多酚类的健康食物(如坚果、深色蔬果),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压。有既往肝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者,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评估饮酒风险。

别忘了,长期贪杯、无节制饮酒,脑损伤、抑郁、肝硬化等风险陡升。如果觉察到记忆下降、夜眠不安、情绪低落,务必及时就医诊断。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老年人群饮酒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分析》中国流行病学杂志
《饮酒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393万中国人队列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
《啤酒、葡萄酒与中年健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养生   痴呆   全国性   风险   健康   认知   数据   贪杯   脑血管   哈佛大学   医生   葡萄酒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