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迷信!春天6种“野菜”容易致癌,请转告家人朋友:千万别碰

“春天来了,野菜也该冒头了,可谁能想到,这满山的‘天然美味’竟会要了老李的命?”

52岁的曹岩(化名)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家住河北一个小山村,靠种地和偶尔打零工为生。

2023年3月,春风刚吹过山头,田野里开始冒出星星点点的绿色,曹岩和村里人一样,习惯了每年春天上山挖野菜。

他从小跟着父母干农活,家里条件不好,野菜是春天的“免费补给”,荠菜、苦菜、马齿苋这些,都是他眼里的宝贝。

那年3月初,曹岩像往年一样,扛着小锄头上了山。天气还有点凉,他穿着旧棉袄,背了个竹筐,沿着山坡找野菜。

挖了半筐荠菜后,他又发现一片长得挺嫩的野芹菜,绿油油的,看着就新鲜。他蹲下来,用手掰了掐,闻了闻,觉得味道不错,就一股脑儿塞进筐里。

回家后,他媳妇张罗着把野菜洗干净,焯水后凉拌了一盘,晚上还炒了个鸡蛋。

吃饭时,曹岩还跟儿子显摆:“这可是山里的野味,比你们城里超市卖的菜强多了。”儿子笑笑,没接话。

过了几天,曹岩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隐隐作痛。他没当回事,以为自己是前几天干活累着了,歇两天就行。

可到了3月中旬,疼痛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吃完饭后,肚子胀得厉害,还老想吐。

他媳妇劝他去村卫生所看看,他摆摆手:“不就是闹肚子吗,吃点药就过去了。”

到了3月底,曹岩开始拉肚子,拉出来的东西黑乎乎的,还带点腥味。他瘦了快十斤,脸色蜡黄,媳妇急了,硬拉着他去镇上卫生院。

医生摸了摸他的肚子,又问了些问题,皱着眉说:“这不像普通的肠胃炎,得去县医院查查。”4月2日,曹岩被儿子开车送到县人民医院,挂了消化内科的号。

医院里,曹岩做了全面检查。

医生先给他开了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12.5×10⁹/L(正常范围4-10×10⁹/L),血红蛋白110g/L(正常范围130-175g/L),提示轻度贫血。

接着做了腹部CT,报告写着“肝脏多发低密度灶,考虑转移性病变可能性大”。

医生又安排了胃镜和肠镜,胃镜显示胃黏膜正常,但肠镜发现降结肠有块3.5cm×2.8cm的肿块,表面糜烂出血,活检结果还没出来。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中,癌胚抗原(CEA)高达45ng/mL(正常值<5ng/mL),糖类抗原19-9(CA19-9)达到78U/mL(正常值<37U/mL)。

医生看了报告,表情凝重。

4月6日,活检结果出来了:结肠腺癌,中分化,伴局部淋巴结转移。

医生拿着片子和报告,跟曹岩媳妇说:“这病发现得晚了,已经扩散到肝脏,情况不太好。”

媳妇愣在原地,眼泪止不住地流。

曹岩躺在病床上,盯着天花板,半天没吭声。医生翻着病历,问了问最近的饮食习惯,媳妇提到他爱吃野菜,尤其是最近挖了不少野芹菜回来。

医生叹了口气:“野菜不是不能吃,但有些东西看着像野菜,其实有毒。野芹菜跟水芹长得像,可它含的生物碱能伤肝伤肠,时间长了,致癌风险不小。

你们咋不早点来看呢?这病拖不得啊!告诉家里人,别再随便挖野东西吃了,有些祸害是藏在‘天然’里的。”

这些“野菜”长得像美食,其实暗藏杀机
春天一到,满山遍野的绿色总让人忍不住想采点“天然食材”尝尝鲜。

可别以为只要是野生的就一定健康,有些野菜压根儿不能碰,尤其是那些模样跟常见蔬菜长得差不多,却带着毒性的家伙。

比如野芹菜,它跟市场上卖的水芹菜外形很像,叶子细长,茎有点脆,但闻起来味道更冲。

这东西里含有一种叫“呋喃香豆素”的物质,还有生物碱,吃了以后容易在体内堆积。

短时间可能只是肚子不舒服,可要是经常吃,尤其是没煮熟就下肚,这些毒素就会悄悄伤到肝脏和肠道。

研究表明,呋喃香豆素在动物实验里能引发细胞突变,长年累月下来,跟肝癌、肠癌这些病脱不了干系。别看它长在野外挺“干净”,实则是个隐形威胁。

还有像野茼蒿、灰灰菜这些,模样也挺诱人,可里面藏的草酸和硝酸盐超标,吃多了照样伤身。

所以,下次上山挖菜,别光看外形,认不准的千万别往嘴里送。

为啥这些野菜会让人得上癌症?
野菜致癌这事儿,不是吓唬人,是有科学道理的。

像野芹菜里的生物碱和呋喃香豆素,进入人体后会被肝脏代谢,可肝脏也不是万能的,毒素多了就处理不过来,时间一长,细胞就可能出问题

医学上有个词叫“氧化应激”,意思是这些毒素会让身体产生太多自由基,自由基一多,就跟细胞里的DNA干上了,DNA要是受损没修好,就可能变成癌细胞。

野茼蒿和灰灰菜里的草酸和硝酸盐也有类似麻烦,草酸能跟钙结合,形成结石堵住肠道,硝酸盐在胃里还能转成亚硝胺,这可是公认的致癌物。

数据上来看,国内有研究统计过,长期吃不明野菜的人群,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15%-20%。

所以,别觉得野菜吃了多少年都没事,风险是慢慢攒出来的,等身体报警就晚了。

六种常见“毒野菜”,你可能天天路过
说到野菜,春天最容易碰上的“危险分子”得数这六种:野芹菜、灰灰菜、野茼蒿、马兜铃、曼陀罗和荨麻。

野芹菜前面说了,毒性不小;灰灰菜含高浓度草酸,吃多了伤肾还致癌;野茼_segment蒿硝酸盐多,处理不当就是慢性毒药;

马兜铃更厉害,含马兜铃酸,直接跟肾癌、肝癌挂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把它列为一级致癌物;

曼陀罗看着花儿挺漂亮,可全株有毒,误食能让人晕乎乎,甚至致命;荨麻表面毛刺带毒素,生吃能刺激肠胃,长期吃也埋隐患。

这六种野菜有个共同点,长得都挺“亲民”,跟家里的菜有点像,普通人很难一眼认出来。

专家提醒,采野菜得悠着点,尤其是这几种,路边看见也别好奇,碰都别碰。每年春天,医院里因误食野菜中毒的案例少说也有几百起,别让自己成下一个。

防患未然,野菜还能不能吃?
野菜真就一点不能吃了吗?也不是,但得讲方法。

别随便挖不认识的野草,认不清就别下手,市场上卖的正规野菜,比如荠菜、马齿苋,多少安全点,但也得焯水煮熟,把毒素去掉大半。

别老吃一种野菜,换着吃能降低风险,量也得控制,一次别超200克。数据上说,野菜里的毒素含量因生长环境不同差别很大,路边、工业区附近的野菜,污染重,毒性更高,尽量别采。

还有,身体本来就有毛病的人,比如肝功能不好、肠胃弱的,吃野菜更得小心,毒素代谢不掉更容易出事。

医生常说,野菜不是药,也不是营养品吃错了比不吃还糟。

想尝鲜可以,但别拿命赌,告诉家里人,尤其是老人,别一股脑儿往篮子里装,健康比啥都重要。

信息来源:

不是迷信!春天6种“野菜”容易致癌,请转告家人朋友:千万别碰

2025-04-08 14:07·实纪视频

#万能生活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野菜   马兜铃   春天   硝酸盐   草酸   芹菜   肝脏   毒素   迷信   媳妇   家人   医生   美食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