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开国元勋,为了革命立下汗马功劳,哪成想建国后却被欲望迷了眼,竟然嫌弃官职太小,直接向中央伸手要官,闻听此言毛主席勃然大怒,当即批示:
开除党籍,永不录用!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贪得无厌、毫无觉悟的干部名叫戴季英,是一位黄麻起义时便崭露头角的老党员。
后续的战争当中,他也为党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组织上对他亦是仁至义尽,建国后直接给到了他开封市市委书记的职务。
省会的一把手,这官可不小了,但哪成想,就在1951年,觉得同一时期的革命战友都比自己官高,同级别的干部资历都不如自己的他,居然大笔一挥,直接给毛主席写去了一封“自荐信”。
大致内容很简单,第一是阐述自己在革命年代做出的贡献,说自己是老资历、老党员,第二是说明这段时间自己将开封市治理的如何如何井井有条,恢复生产建设的速度远超其他城市,第三则是诉苦,告诉毛主席自己很是委屈,希望中央能够提拔提拔自己。
在如今的人们看来,这封信写得倒也不算太过分,无非就是毛遂自荐、感到不平衡而已,就算有些觉悟欠佳的嫌疑,上级最多就是处分,心大一点的人没准儿只是一个口头警告。
但在毛主席看来却不然,他怒极反笑,旋即猛地一拍桌子决定开除戴季英的党籍公职,并且永不录用。
至于为何也不难解释,一方面就像刚刚说的那样,这种公开伸手要官的行为既破坏了纪律,也不是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姿态,倘若不严惩很容易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另一方面就是和戴季英此人的过往有关了。
他的确为革命立下过功劳,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也铸成过大错。
当时,身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的戴季英,应上级指派,负责起了陕甘宁边区的肃反工作。
按照毛主席等人的命令,他本该采取较为缓和的态度,最少也该查明证据再行处理案犯。
可他倒好,或是立功心切,或是打算趁机铲除异己,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有一点嫌疑直接就给同志们扣上叛徒或者特务的帽子,进而导致不少好同志含冤而死。
得知此事后,毛主席顿时大怒,立刻就撤掉了戴季英的职位,并予以严肃批评。
本来这之后的他就应该和仕途无缘了,所幸组织上考虑到了他的贡献,以及抗日大局缺乏人才的情况,这才给到了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也就是说,戴季英本就是戴罪之身,有过一次犯错的前科,毛主席没有计较,将他任命为开封市市委书记已经很不错了,如今还胆敢公然索要官职,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年他根本就没有认清自己的错误,没有认识到身为共产党员的职责究竟是什么,这样的人,最终遭到严肃处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