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说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还靠这个优势在第二个任期对主要贸易伙伴发动了关税战。
他的逻辑很直接:想把商品卖到美国、赚美国人的钱,就得听美国定游戏规则,接受他单方面加征关税的霸道标准。
但其实要是中美经贸矛盾真激化到一定程度,美国的这个市场优势,反而会变成它的劣势和短板。
特朗普敢搞关税战,核心就是觉得美国的最大消费市场是“硬通货”。
在他看来,其他国家想和美国做生意、把商品卖进美国市场,就必须按美国的规矩来。
所以他才会单方面制定关税标准,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发起关税战,把市场优势当成了施压的筹码。
2025年10月11号之后,中美经贸关系出现了矛盾激化的苗头。
不过大家普遍预计,月底两国元首在韩国的会谈,大概率能化解这次矛盾。而且中国相关部门一直强调,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经贸领域更是这样——中国把商品卖给美国,美国消费者获得所需,本质上是互利互惠的选择。
现在大家都期待,中美能通过互相妥协,找到谈判解决问题的路子。
我们可以做个最坏的假设:如果中美经贸矛盾彻底激化,特朗普真像威胁的那样,从10月1号起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再加征10%关税,中国肯定会采取对等反制。
这就会回到之前的情况——美国对中国加征145%关税,中国对美国加征125%关税,基本意味着中美经贸完全脱钩。
到那时候,特朗普之前谈判时倚仗的“美国市场优势”,就会变成他手里的烫手山芋。
之所以说优势会变劣势,核心是美国的经济有个大短板:虽然消费者有购买力,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最大贸易逆差国,但美国国内的生产供给能力跟不上。要是没了海外商品的大量供给,美国会面临严重且快速的商品价格上涨,也就是通货膨胀。
这事儿用家庭类比很好懂:一个家庭就算再有钱,要是没粮食、没汽油、没电力,照样寸步难行。国家也一样,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要是大幅短缺,肯定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
再往深了说,就算看生产能力对比,美国也没优势。比如中国的造船能力大约是美国的200倍——简单理解就是美国一年造1艘军舰,中国能造一两百艘。
就算美国在军事科技上有优势,没足够的生产能力支撑,真到博弈的时候,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说到底,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国,背后藏着的是经济脆弱——大量生活、生产资料都要靠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供给。
真到中美经贸脱钩的地步,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能只是少赚点钱,但对美国来说,生产和生活都会面临极大的困扰和挑战。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上头条 聊热点##时事热点头条说##财经##中美贸易摩擦##热点#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