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东山风水宝地积存千年墓葬,盖楼修路打桩发现,给保护出难题


太原城区地形两山对峙一河中分,系舟山余脉绵延东山,形成起伏不平的丘陵山地。自古以来,是先人去世埋葬的风水宝地,从明代晋王到贵族平民,祖祖辈辈留下众多地下坟墓。随着东山大学城、高层居民小区、新修公路、地铁隧道向东山挺进,对留存的墓地保留形成威胁。

2025年10月,在东山大学城建设中,于山西财经大学东山小区挖土打桩盖楼时,再次发现5座元代墓地,出土陶器、瓷器、铜钱和彩瓷,反映太原在元代的高超烧制瓷器技术。根据出土的人骨遗骸判断,太原早在元代就盛行火葬,与史料记载的生活习惯相符。就在这些墓地的周围,于山西体育职院新建校区用地,曾竖立有晋端王的墓碑。

沿东山一线,最知名的是北齐年代徐显秀墓的发掘,走进地下墓室放眼望去,惊现精美绝伦的壁画瑰宝。从太原百姓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东山海拔高于市区两三百米,是朝阳升起紫气东来的地方,是历朝历代安葬故去先人的风水宝地。

目前最大的永安殡仪馆、搬迁的双塔烈士陵园,以及星罗棋布的墓地,包括五福陵、永安园、郑村烈士陵园、牛驼寨烈士陵园,阳曲县烈士陵园,均是位于太原的东山区域。加上历朝历代达官贵人的墓地,东山地下太原城的墓地规模逐年庞大,绝不亚于人口生老病死更新迭代的地上太原城。

世世代代在东山埋葬了太原多少故去先人?从王侯将相到商贾农耕平民,历朝历代累计至今,墓地总量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也是太原珍贵的地下历史遗存。从春秋晋阳城、西晋并州城、唐朝太原府、宋代到明清太原城,乃至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后,东山一直是埋葬故去先人的首选地。

然而,随着城市建设向东扩展,盖楼修路架桥挖土打桩,让纪念几千年的地下墓地遭了殃,保护抢救性发掘刻不容缓。尤其是明朝历代晋王权臣的墓地,史料记载位置均在东山区域,有很大的考古价值。

当然,最好的保护就是避免占地,保护原有墓地原样,留给子孙后代一片青山绿水,也是市民逃离钢筋水泥丛林的休闲好去处。想想东山上变成密密麻麻的高楼桥梁公路,生活在拥挤的都市里无处可去,真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压迫感。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山西体育职业学院进驻东山大学城,与林林总总积累千年的墓地抢地,面临谁去谁去难以割舍的选择,既要有现在对先人的敬重,将来才不会让自己重蹈覆辙。

笔者看来,东山应该发展太原墓葬文化旅游,以北齐壁画博物馆、牛驼寨烈士陵园、双塔烈士陵园、郑村烈士陵园和晋王墓为依托,发展别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和殡葬服务产业,不要一味盖楼修路,要保存原生态。

即便盖了高楼,几十年寿命到了,还会拆成瓦砾,再盖新楼,而千百年的墓地损毁后,就永远无法恢复了。正如民政殡葬管理部门所说,人这一辈子折腾了个啥,就是把山上石头搬进城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历史   东山   出难题   太原   风水宝地   墓葬   千年   发现   墓地   烈士陵园   先人   山西   历朝   地下   历代   元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