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向东,再造一个“新青岛”!

“宁要西镇一张床,不要东部一套房”——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老青岛人挂在嘴边的话。当时过了湛山再往东,基本上算是出了“青岛市”,满目荒凉。

1992年,青岛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市政府东迁。短短22个月,市政府大楼以“三天一层”的青岛速度在这片荒凉之地拔地而起。

30多年后的今天,站在五四广场眺望,高楼林立的东部城区已成为青岛的行政、金融和商业中心。这一向东发展战略,不仅再造了一个“新青岛”,更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

01 历史机遇

1992年初,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青岛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青岛建设要向东部发展,现在已经具备了客观条件。”

当时的青岛城区是南北狭长的“带”状布局,工业企业集中在北部,市民多居住在南部。这种布局严重限制了城市发展。

其实早在1983年,中央领导人视察青岛时就提出“青岛要向外发展,向东发展”的意见。但直到1992年,这一战略才真正付诸行动。

02 东部开发的“青岛速度”

东部开发战略始于1992年4月。当月,东部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暨东部地区开发指挥部成立,青岛东部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市政府做出《关于加快市区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计划用2-3年时间,在1.5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现代化的新城区。远期规划则向东、向北扩展至30平方公里。

“青岛速度” 成为当时的热词。东部开发指挥部一天组建,一天挂牌上班,一天去谈判、签合同。

1992年8月7日,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工程正式动工。这是青岛市东进战略的第一仗,标志着青岛市东部开发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1994年6月,市级机关办公大楼通过竣工验收,市政府从西部老城区德国总督府大楼搬迁到五四广场,实现了全市政治中心的东移。

03 产业升级与“五朵金花”崛起

城市扩张与产业升级共生。1992年,青岛制定了调整对外开放布局的总体思路——以“一园三区三线”为重点,形成各有侧重、优势互补、梯次拓展的发展新局。

1992年11月,高科园、保税区相继获准成立。高科园开园当年,审批各类企业235个,总投资额26.82亿元。

海尔工业园、美国惠普公司和AT&T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产。到1999年,高科园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列第四位。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青岛的“五朵金花”开始崛起。1993年7月,青岛啤酒H种股票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

海尔在青岛高科园征地建立海尔工业园,随后迅速扩张,从一个冰箱企业成长为生产各类家电产品的企业。

04 城市格局巨变与能级提升

东迁战略彻底改变了青岛的城市格局。1994年5月,青岛市对市区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将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4处乡镇组成新崂山区,成为青岛向东部拓展的主要区域。

这次区划调整使青岛市区面积从92平方公里扩大到1100多平方公里,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市区南北狭长、地域窄小、拥挤饱和的状况。

城市空间的拓展为青岛注入了新的活力。短短几年里,五四广场成为新地标,市政府周围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新商圈崛起。

在经历了1990-1991年的“断崖式”下滑后,1992-1995年青岛GDP出现飙升。此后十年,青岛保持高速发展,2005年GDP排名进入全国十强,2008年更是一度排到第9位。

06 2025新蓝图:现代海洋城市

30年后的今天,青岛向东发展的脚步仍在继续,但视野更加开阔。2024年11月,国务院批复《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赋予青岛“现代海洋城市”定位。

青岛已构建起“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做强海洋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四大优势产业;培育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布局海底资源开发等未来产业。

2024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5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三。大型散货船和超大型矿砂船订单持有量全球第一,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等大型项目从青岛出发。

青岛拥有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143家涉海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集聚,近40万海洋人才在此耕耘。这些资源为青岛打造现代海洋城市提供了坚实支撑。

07 大青岛的新格局

向东发展的成功,给了青岛持续拓展城市空间的信心。青岛相继提出了“西跨”、“北拓”战略,从带状城市向海湾型大都市转变。

2007年,青岛提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推动青岛从半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

最新规划显示,青岛正构建“一区两极两城多点”的总体空间框架。环胶州湾都市区作为核心引擎,推动东岸、西岸、北岸三大城区一体化发展。

平度、莱西被定位为市域副中心,打造连接青烟威、辐射胶东经济圈的北部增长极。蓝谷海洋科学城和董家口港城则彰显海洋特色。

2023年10月,山东省政府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青岛与潍坊、日照、烟台共同组成青岛都市圈,陆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这标志着青岛进入了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从胶州湾东岸到西海岸,从蓝色硅谷到董家口新港城,青岛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的青岛,正以全球视野谋划未来。

根据规划,到2035年,青岛将建成环湾引领、陆海统筹、创新驱动、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座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海洋城市,将以“山海相依、蓝绿交融”的生态基底和“创新引领、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展现给世界更加迷人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历史   青岛   城市   海洋   青岛市   胶州湾   市政府   战略   海尔   市区   城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