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结节别慌!中医教你科学应对

“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报告中看到“结节”二字,难免心生焦虑,担心其会发展为癌症。结节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真的容易癌变吗?该如何科学调理?济南市民族医院治未病科医生党冬雪从中医角度出发,为大家解答有关结节的那些事。

三类人群易中招,气滞痰凝血瘀是关键

中医认为,结节的形成并非偶然,核心与气滞、痰凝、血瘀密切相关,且大多遵循“气结在先,痰凝、血瘀在后”的规律。在现代生活中,三类人群因生活习惯或体质特点,更容易成为结节的“目标”。

党冬雪表示,情绪波动大、脾气急躁的人需格外注意。长期的生活工作压力易导致情绪不畅,进而引发肝气郁滞,而肝郁会造成气机不畅,最终诱发痰凝、血瘀,为结节的形成创造条件。饮食不节制、偏爱油腻食物的人群也不容忽视,中医强调“脾主运化”“脾为生痰之源”,不当饮食会损伤脾胃功能,或因肝气影响脾胃运化,导致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滋生痰湿,凝结成结节。此外,常久卧久坐、缺乏锻炼的人,正如《内经》所云“久卧伤气,久坐伤骨”,这类人群气血虚弱、运行不畅,水液运化失调,痰浊、瘀血易在体内滞留,逐渐形成结节。

结节≠癌症,三类常见结节癌变风险低

很多人一旦发现结节,就将其与癌症划上等号,其实这是极大的误区。结节可发生在肾、肝、卵巢、子宫等多个器官,但临床检查中以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最为常见,且三者的癌变风险均相对较低。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检出率虽高,但恶变为甲状腺癌的几率仅为5%,即便确诊为恶性,早期有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乳腺结节是多种乳腺病变的临床征象,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等,体检发现的结节若属于BI-RADS分类1~3类,大多为良性,只需定期复查跟踪即可。肺结节的良性概率远高于恶性,仅20%-40%为恶性肿瘤,其余多为纤维瘤、脂肪瘤等良性病变,其恶变风险主要与结节直径、患者年龄、边缘形态及高危因素相关,并非所有肺结节都会癌变。

做好六件事,帮你摆脱结节困扰

虽然结节癌变风险较低,但科学的调理与预防依然重要。党冬雪建议,做好以下六件事,能有效控制结节发展,降低健康风险。

稳定情绪是首要任务,长期抑郁或生气会影响荷尔蒙稳定,诱发结节,不良情绪需及时通过阅读、听音乐、倾诉等方式宣泄。合理饮食要针对性调整,甲亢患者控制碘摄入,乳腺结节患者坚持低脂肪、高纤维饮食,肺结节患者遵循“阳虚温补、气虚健脾”原则。睡眠充足必不可少,中医认为凌晨1-3点是肝经当令的养肝关键期,建议最晚23点前入睡,避免熬夜伤肝。适当锻炼能增强免疫力,结节较小且无不适者可选择跑步、游泳等运动,恶性或较大结节则适合慢跑、瑜伽等温和运动。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对防治肺结节有益。定期体检更是关键,既能及时发现潜在结节,也能跟踪已发现结节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介入。

党冬雪提醒,结节的形成是长期生活习惯与体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癌前病变,无需过度焦虑。只要遵循科学的调理方法,定期监测,多数结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必盲目恐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养生   中医   发现   科学   乳腺   冬雪   风险   甲状腺   患者   人群   肝气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