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沦陷!这颗胖包子藏着百年味道,90%的人没吃过正宗的

清晨的写字楼楼下,包子铺的蒸笼一掀,那股子混着肉香和面香的热气就漫了开来。穿着西装的白领、背着书包的学生,都忍不住停下脚步,买上一两个叉烧包。咬开松软的面皮,里面滚烫的肉馅在嘴里化开,甜咸交织的味道瞬间驱散了早起的困倦。这小小的叉烧包,就像都市生活里的一个温暖符号,承载着无数人匆忙又踏实的日常。有人说,每次吃叉烧包都会想起奶奶,小时候她总在蒸笼旁等自己放学;也有人觉得,加班到深夜,便利店的一个热叉烧包,就是最好的慰藉。

叉烧包可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末民初,广州的茶楼就已经有了叉烧包的身影。据说,当时的茶楼为了吸引顾客,不断改良点心,叉烧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凭借着独特的口味,从众多点心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广式早茶的 “四大天王” 之一。别看它个头不大,在过去,能在茶楼吃上一笼正宗的叉烧包,可是件挺体面的事儿呢。

刚出笼的叉烧包,那模样真让人眼馋。白白胖胖的,像一个个小元宝,面皮光滑得发亮,顶端还带着几道自然的褶皱,像朵含苞待放的花。用手轻轻一捏,面皮软乎乎的,特别有弹性。凑过去闻一闻,一股浓郁的肉香混着面香直往鼻子里钻,还有一丝丝甜甜的味道。咬上一口,滚烫的叉烧馅就流了出来,肉质鲜嫩多汁,甜咸的滋味在嘴里打转,面皮松软又带着点嚼劲,好吃得让人停不下来。

要做好叉烧包,食材选购是关键。

1.面粉:需要中筋面粉 500 克。挑选时,看颜色,优质的中筋面粉颜色呈乳白色,过于洁白可能添加了增白剂;用手捻一捻,手感细腻、无杂质的比较好。不同季节选购没太大差异,注意密封保存防止受潮就行。

2.猪肉:选用猪里脊肉 300 克做叉烧馅。新鲜的猪里脊肉颜色鲜红,有光泽,用手按一下,能快速回弹,表面不粘手。夏天买猪肉要注意冷藏,避免变质;冬天可以适当多买些,放在通风处能保存稍久一点。

3.酵母:5 克。选活性干酵母,包装完好、在保质期内的,打开后没有异味。

4.白糖:80 克,用于调馅和发面。优质白糖色泽洁白,颗粒均匀,无杂质,溶解后清澈无沉淀。

在家做叉烧包,掌握这 5 步,味道不输茶楼:

第一步:发面。把 500 克中筋面粉、5 克酵母、30 克白糖和 250 毫升温水放进盆里,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然后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面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这样面团才有筋道。揉好后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1 个小时,直到面团变成原来的两倍大,里面布满蜂窝状的小孔。这一步火候不用考虑,但温度很重要,25-30℃的环境最适合发酵,太冷了发酵慢,太热了面团容易发酸。

第二步:做叉烧馅。300 克猪里脊肉切成小丁,放进锅里,加 50 克白糖、20 毫升生抽、10 毫升老抽、少许料酒,翻炒至肉变色。然后加少量清水,小火慢炖 20 分钟,最后开大火把汤汁收浓,放凉备用。炒肉的时候要用中火,避免火太大把肉炒老了。

第三步:揉面排气。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来,放在撒了干面粉的案板上,反复揉 10 分钟左右,把里面的气体排出去。这样做出来的叉烧包面皮才会更细腻。

第四步:包包子。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每个约 50 克。用擀面杖把小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放上适量的叉烧馅,然后捏出褶皱,把口收紧。捏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太轻了容易露馅,太重了面皮会破。

第五步:蒸包子。把包好的叉烧包放进蒸笼里,先静置 10 分钟二次发酵。然后大火烧开锅,转中火蒸 15 分钟,蒸好后不要马上开盖,焖 3 分钟再打开。这样能防止叉烧包突然遇冷收缩,影响外形和口感。

现在美食圈变化可快了,叉烧包也有了不少新花样。比如最近流行的 “迷你叉烧包”,只有乒乓球那么大,一口一个,特别适合当下午茶。还有人把芝士放进叉烧馅里,蒸好后芝士融化,和叉烧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咸香中带着奶香,深受年轻人喜欢。其实这些新做法也不难,在家试着在传统叉烧馅里加些自己喜欢的食材,说不定就能创造出专属的美味呢。

你平时喜欢在什么场合吃叉烧包呢?是早茶桌上,还是匆忙的上班路上?你有没有试过给叉烧包加点特别的食材,味道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想法。

关注食味流年,带你了解更多和美食有关的故事、知识和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美食   包子   正宗   味道   叉烧   面团   面皮   放进   面粉   白糖   茶楼   蒸笼   发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