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无疆|充分发挥育儿补贴杠杆效应

赵志疆

近日,育儿补贴申领已正式全面开放,符合条件的家庭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申领补贴。线上渠道包括支付宝、微信以及各省份政务服务平台;线下则可前往婴幼儿户籍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现场办理。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其中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作为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国家育儿补贴是一种普惠政策。简单说,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从中获益。生育一孩是家庭生育的起点和关键阶段,与地方普遍仅针对二孩、三孩的补贴政策不同,此次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一孩也纳入了补贴范围,这不仅能改善家庭生育体验、减轻养育压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家庭再生育意愿。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把享受范围扩展到非婚生子女,体现出了“确保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平等享受补贴”的温情和善意。

其次,国家育儿补贴的方式是现金补贴,这意味着是真金白银的补贴,而不是各种减免优惠之类的政策补贴。作为一种长期的制度性安排,3600元补贴所传递出的政策信号价值,有重要意义。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这些民生举措不仅能增强育儿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体现了“投资于人”的政策导向,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最后,国家育儿补贴旨在缓解家庭养育压力。作为一种普惠性政策,国家育儿补贴追求的是扩大覆盖面,实现“应补尽补”。在此过程中,补贴标准并非越高越好,关键在于“确保育儿补贴政策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同类地区保持大体平衡,确保本级财政和下级财政可承受、可持续”。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从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各个方面,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对于育儿家庭来说,结婚成家、生孩子、养孩子、教育孩子,这些都是有一定压力的。国家育儿补贴旨在缓解养孩子的压力,缓解其他压力,显然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不断优化调整。从这种角度来看,发放国家育儿补贴不仅能减轻育儿负担,而且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对于各地各部门来说,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打好现金补贴的“组合拳”,就能充分发挥国家育儿补贴的杠杆效应,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来源:河南日报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育儿   杠杆   效应   国家   政策   家庭   压力   制度   民生   友好   现金   财政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