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扬言,中企不卖达尔文港,政府就强行收回来!哪有做生意这么玩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态,敦促澳方切实为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运营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不要把正常的商业合作政治化。
讲白了,澳大利亚这是在玩火,生意场上,最讲契约精神,签了合同就得认。
可澳方现在想撕合同,硬把港口收回来,这不是明摆着不讲理吗?
国际上谁还敢信澳大利亚?以后谁还敢往这儿的基建项目砸钱?
修个路、建个港,没个几十年合同,谁敢干?外资一看这架势,估计得绕着走,澳大利亚的投资环境,怕是要变成雷区了。
再说说跟中国的关系,中国是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铁矿、天然气、牛羊肉,哪样不是卖到中国去的?
中企在澳大利亚的投资也不少,能源、农业、基建,都有份儿。
现在澳方这么一闹,等于在生意伙伴脸上甩一巴掌,中企心寒了,投资少了,贸易磕磕绊绊,吃亏的还是澳大利亚自己。
北领地那块,靠着港口吃饭的人可不少,港口要是乱了套,货运一掉链子,工作机会、物流生意,哪样不跟着遭殃?
澳大利亚为啥非盯着达尔文港不放?还得看看中企这些年在港口干了啥。
2015年的达尔文港可不是啥香饽饽,设备老旧,效率低下,北领地的财政也紧巴巴,压根没钱翻新。
联邦政府呢?直接摆手,说不投钱,港口随便折腾。
就在这当口,中国岚桥集团站了出来,掏了5.06亿澳元,通过公开招标,拿下港口99年的租约。
这笔钱对北领地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财政一下缓过气来。
中企接手后,没光顾着赚钱,而是真刀真枪地干,港口码头翻了新,设备全换成现代化的家伙。
效果咋样?数据说话:2015年,港口货运量是1600万吨,到了2024年,直接窜到3000万吨,翻了个倍。
货船来来往往,贸易顺畅了,北领地的生意越做越大,港口火了,周边也跟着沾光。
码头工人、货车司机、仓库管理员,好些当地人靠着港口的活儿养家糊口。
说白了,中企这十年,把一个破旧老港,硬生生整成了北领地的经济发动机。
这么大的贡献,澳方咋就看不上眼了?他们嘴上挂着“国家安全”。
可这理由听着就牵强。十年前中企投标的时候,澳方没喊不安全;港口跑得好好的,货运量年年涨,也没见谁说不安全。
咋到2025年,这“安全”俩字就成挡箭牌了?港口是干啥的?装货卸货,赚点生意钱,非往军事上扯,逻辑都站不住。
这事背后,藏着更深的猫腻,先说澳大利亚国内这块,马上要大选了,阿尔巴尼斯正忙着保自己的位子。
选民喜欢啥?当然是“硬气”的领导人,于是他拿达尔文港开刀,对中国企业摆强硬架势,摆明了想在选民那里捞点支持率。
这种把国家大事当竞选道具的玩法,短期能唬人,可长远看,风险可不小。
达尔文港位置关键,挨着印太地区,美国老早就看上它了。
过去几年,美国没少给澳大利亚念叨,说中企管港口“不靠谱”。
2024年,美国直接拍板,掏了2.7亿美元,要在港口建航空燃料储存设施,摆明了想把这地方变成自己的军事补给点。
澳大利亚呢?为了跟美国站一块,宁可跟中企翻脸,也要给美国腾地儿。
这事儿,简单说,就是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选了队,心甘情愿当美国印太战略的跟班。
可澳大利亚这步棋,下的有点悬,美国自己不出面,澳大利亚冲在前头干脏活。
可这么干,等于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中企当初可是按规矩来的,墨迹还没干呢,澳方就想毁约。
澳大利亚要是真把港口强收了,等于在全世界面前喊“我这地方不靠谱,投资得小心”。
十年前求着中企来投,十年后一脚想踹开,这算盘打得也太短视了。
中企的成绩摆在那儿,货运量、就业机会、港口升级,哪样不是实打实的贡献?
澳方非要拿“国家安全”当幌子,硬往政治上扯,怕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港口的货轮还在跑,码头还在忙,生意还在做,可这风波要是没个妥当的解决,北领地的好日子,怕是得打个问号。
澳方要是非得一意孤行,硬把生意往政治里推,怕是得好好掂量掂量后果了。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