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彻底凉了?中国亮出底牌,龙芯说到做到100%国产自研!

中国CPU咬住世界巨头的车尾灯了!

就在前几天,龙芯中科发布了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及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芯片——3C6000系列,其单核、多核性能均实现翻倍提升。

该芯片追平了英特尔2021年主流服务器CPU志强Silver4314。这款志强Silver4314是什么水平?作为英特尔第三代志强芯片中面向终端服务器市场的主力型号,它至今仍是市场硬通货。

这意味着在服务器芯片这一高端领域,中国芯真正摸到了第一梯队的门槛。

可能很多人会困惑:如今自研芯片已不少见,比如小米的玄戒、华为的麒麟和昇腾若关注信创领域,或许还听过海光兆芯等自研芯片。这些芯片有何区别?今天就借此机会讲一讲。

实际上,对于芯片而言,最基础的是架构。关注芯片的朋友应该都听过“某某CPU芯片基于某某架构”的说法,比如手机端CPU大多基于ARM架构,桌面平台则多采用x86架构。

这里的架构通常指指令集架构。所谓指令集,简单来说就是芯片的“语法规则”。举个例子,中文说“你的视频很好看”,英文是“The video you made is great”。

若逐字翻译回中文,会变成“视频你做的很好看”——虽然意思相同,但语序已完全不同。芯片设计同理:采用哪种指令集,就得遵守哪套规则。

区别在于,芯片的“语法”并非谁都能用,它需要授权。

2021年之前,全球主流的CPU指令集只有四种:x86、ARM、RISC-V和MIPS。若要自主设计芯片,最简单的路径是获得其中一家的架构授权,再在此基础上研发。

不过授权是分等级的——例如小米的玄戒O1获得了ARMv9.2授权,ARM甚至将CPU、GPU的设计方案一并授权给小米,因此小米无需从头设计,直接采用ARM的设计即可。

当然,这并非搭积木般简单,自主构建缓存系统、完成后端物理实现等仍需极高技术实力,否则全球也不会只有少数几家芯片设计公司。

但这条路径存在风险:若遭遇制裁,ARM的授权便无法继续使用。

华为便是典型案例。此前华为获得了ARMv8永久授权,被制裁后便永远停留在该版本。

但华为的自研程度比小米更深一层——虽同样基于ARM架构,华为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微架构,推出了泰山小核核心架构的CPU及笛卡尔架构的马良GPU。

海光与兆芯的情况类似:例如海光获得了AMD提供的x86授权,但停留在Zen1架构版本,与AMD最新的Zen5架构存在显著差距。而龙芯选择了更进一步的路径。

2010年,龙芯脱离中科院,成立龙芯中科。在商业化后的技术路线上,龙芯选择了一条最难却最“中国”的道路:自研指令集。龙芯早期也曾通过购买授权押注相对开放的MIPS架构。

龙芯看中的是MIPS较高的开放度,可更灵活地修改、增减指令。但缺点同样明显:MIPS生态薄弱,使用群体小,许多软件环境需龙芯团队自行维护。

正是这种积累,让龙芯有了足够底气走出自己的路。后来,MIPS几乎无人问津,龙芯成为MIPS路线上几乎唯一的坚持者。

因此,龙芯干脆转向设计自主龙架构指令集,迈出了从“使用他人语法”到“说自己语言”的关键一步。

2021年发布的龙芯5000系列首次采用龙架构指令集,证明自研指令集可行;如今的龙芯3C6000系列则证明,自研龙架构不仅可行,更能做到好用。

龙芯的脚步并未止步于此。除发布CPU外,龙芯此次还宣布进军GPU领域,计划在五年内完成第一代架构研发,并实现两次产品迭代。

从芯片设计的角度看,尽管同为自研,但龙芯是从指令集开始自主研发,属于最底层的自主创新——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环节都需自主完成。

尽管3C6000系列性能仍只能异常艰辛地咬住国际巨头的“车尾灯”,但这一过程代表着全方位无死角的自主可控。

它确实还不够强大,但对中国芯片产业而言,坚持这条路线的价值或许比芯片本身的存在更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科技   说到做到   底牌   美国   中国   芯片   架构   华为   自主   小米   英特尔   服务器   系列   语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