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能源大变局正在“呼啸而来”,当全球还在石油与天然气上争得“面红耳赤”时,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已经悄悄在另一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对决,2025年7月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挂牌成立,要知道在6月底,美国核聚变公司CFS与谷歌公司签署全球最大售电协议,计划在2030年代初实现商业发电。
看来中美的核聚变能源之争,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了,这场竞争早已不是谁先造出“人造太阳”那么简单,而是预示着未来全球能源谁说了算,下一轮工业革命谁来主导的大局,这是一场关于国运的较量,至于为什么是现在呢?都源于推动这一切的AI,全球大部分人都看到了AI的未来。

但少有人意识到AI是个不折不扣的“电老虎”,训练一个大模型消耗的电能,可能够维持一个小城市不短时间的消耗,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正是这样一群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巨兽”,美银美林2023年预测,到2030年AI数据中心耗电量可能占美国电力需求的20%-25%,全球范围内这一比例约为10%-15%。
在2024年埃隆・马斯克旗下xAI公司,为训练Grok3模型,在田纳西州孟菲斯搭建了,由10万张H100计算卡组成的超计算机群,因当地电网无法满足需求,不得不启用35台燃气涡轮机临时供电,引发污染物排放超标争议,这一幕震惊了科技界:AI这个“电老虎”的胃口,对现代电网的考验根本不是寻常级别,而是“鲸吞”级别。

谷歌AI业务的能耗同样惊人,据估算若谷歌搜索全盘人工智能化,其AI部门年耗电量将达到9.855太瓦时,相当于爱尔兰全国的年电力消耗量,接近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的十分之一,而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大规模断电频发的国家,现有的电力系统,光是保障传统工业和居民用电已经非常吃力,电网老旧、负荷过载是常态。
现在“半路”又杀出AI这个超级耗能大户,不着急才怪,于是一场由科技巨头主导的能源自救开始了:微软率先出手签下核聚变公司Helion,目标极为激进,计划在2028年实现核聚变发电并网,谷歌则长期出资创建TAETechnologies,押注氘-氚聚变反应堆,要在2030年前将可控核聚变成为现实。

这一连串“落子”信号已经再清晰不过:美国的科技资本不仅要掌控全球的算力霸权,更要通过投资下一代能源,牢牢握住未来的电力命脉,中国这边虽然是电力大国,但同样压力不小,未来5-10年中国每年预计新增5000-6000亿度用电需求,现在你该明白,中国为什么“拼命”去搞风电、光伏,甚至不惜投入1.2万亿元的巨资,要在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雅鲁藏布江上建电站了吧?
25年7月19日,该工程正式开工,总装机6000万千瓦,而年发电量呢预计是3000亿度左右,但残酷的是这些恐怕都还远远不够:一个工程耗尽一代人的心力,却依然填不满每年5000亿度的需求鸿沟,2024年中国各类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的耗电量,已经达到了2500亿度,而这仅仅是AI能源海啸的前奏。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没有其他路可走,中国必须实现电力革命,冲在前面的是两大“国家队”:中国科学院和中核集团,他们一个主攻理论突破,一个负责工程落地,中科院的EAST装置在2025年1月,实现了1亿摄氏度稳态运行1066秒的世界纪录,为聚变堆持续运行打下基础。
中核集团的中国环流3号,则在2025年3月实现双一度运行:离子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正式迈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而2025年8月22日成立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更是重量级选手,它的任务非常明确:把技术变成产品,把实验变成现实,重要的是在这次竞赛中,除了国家队,民营企业同样“憋着一股劲”在加速跑。

比如2021年成立的能量奇点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民营核聚变公司,仅用两年时间,就造出了全球首个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2024年6月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目前公司正对“洪荒70”进行升级,目标实现10分钟级等离子体稳定运行,并计划2027年建成下一代装置“洪荒170”。
其体积将仅为美国CFS公司同类产品的70%,经济性更优,还有像星环聚能、瀚海聚能等公司则选择了球形托卡马克、长反场构型等小众路线,这是典型的换道超车,赌的就是一条更快、更省、更高效的路,而在这些新势力之外,还有一些深耕行业的民企老兵。

他们不仅拥有打破垄断、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实战经验,更积累了向更高技术领域迈进的底气,西子洁能正是这样一个硬核存在:早年就自主研发国产盾构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一路打的都是硬仗,啃的都是“硬骨头”,自1998年进入核电行业以来,它已为全国各大核电站提供了186台常规岛设备,及435台核2、3级压力容器,成为中核、中广核的长期供应商。
中美围绕“人造太阳”的世纪竞赛,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博弈,它是一场能关乎到人类文明下一个纪元的双重革命,中国既要夺取算力的制高点,更要掌握驱动算力的能量之源,谁能将计算与能源这两大未来“基石”牢牢握在手中,谁就真正掌握了下一个时代的“命门”,人类离“能源自由”的梦想也将更近一步。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