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是黄巢?

——起义之前,大唐的天已经塌了


在黄巢举兵起义的前十年,大唐就像一个烂透的苹果,看起来还有皮,其实一咬就流脓。


唐朝到了中后期,已经不再是盛唐气象了。安史之乱撕裂了中央集权,藩镇割据成了常态,中央连税都收不上来。


为了补财政缺口,朝廷想到了一个主意:加税、重税、暴税。


于是,百姓活得像牲口,尤其是几个重灾区:山东、河南、安徽、江西一带。


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就在这个背景下,山东盐商家庭出身的黄巢,不忍了。




他不是普通农民,他是个

读书人 + 商人 + 走私贩


黄巢家里做私盐生意,经济条件不错。他本人参加过科举,连考五次不中。那种“我读了十年书,结果连一口饭都靠不住”的愤怒,直接点燃了他心中的炸药桶。


据说他曾怒写一首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翻译:老子起来的那一天,全天下给我闭嘴。


这是宣言,也是挑战。




黄巢起义前的中国,是一口即将爆炸的锅



所以黄巢的起义,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


这个帝国在等一个火星,而他刚好是那个引信。





那么问题来了:


黄巢一个人,能做成什么大事?


他起义之初是“草台班子”,可很快,他就吞并了另一个大头目:王仙芝。


下一篇,我们就讲讲——黄巢是怎么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拿下起义军主导权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历史   黄巢   重税   大唐   饥荒   山东   朝廷   盛唐   可调   草台班子   百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