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罗雅静
海风拂过T台,背后是渔民的万家灯火,卡宾先生站在祥芝码头,用眼界丈量时尚:“时尚的本质是回归——回归文化源头,回归自然本真,回归人最真实的情感。”
在夏天的末尾,泉州祥芝渔港的空气里夹杂着海水的咸味与观众的期待。9月16日傍晚,CABBEEN卡宾25/26秋冬大秀在这座海丝古港盛大启幕,以天为幕,以海为台,开启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时尚之旅。
舞台中央,一组精心设计的旅行箱装置静立于暮色之中,既是本季“旅行”主题的视觉隐喻,也是文化迁徙的精神象征。模特们沿着环形台步徐徐前行,身影在海天一色间流动,与远处闪烁的灯塔、摇曳的渔船和红砖古厝构成多维度的叙事场景,仿佛跨越古今的时尚使者,讲述着关于探索与回归的故事。
这是泉州时尚周的开幕大秀,也是卡宾先生又一次回到家乡的创作。作为从家乡石狮走向国际的知名设计师,他选择将舞台搭建在真实的渔港码头,让时尚回归生活现场。
“每一场户外大秀都伴随着不可预知的挑战。”卡宾先生在后台接受采访时坦言,目光中既有疲惫更有坚定。“但我们选择户外,正是为了拥抱那份无可替代的自然魅力——码头的夕阳、海面的波光、咸湿的海风,这些都是室内无法复制的氛围基因。在创意阶段,我们尽情释放想象力;而在执行层面,我们则秉持最务实的态度做减法。”
山海舞台,自然与科技的共舞
这场大秀从构想到落地,是一场与故土、时尚的对话。卡宾先生坦言,他的创意起点始终是“回归初心”——希望通过时尚把石狮的山海基因与当代设计语言联结起来。于是,“踏山海·共潮生”应运而生。
150米的T台一直延伸到大海的中间,模特自大海上走来,服装线条如同海浪的律动,色调与海洋呼应,岸边的红砖古厝,灯塔山上遥望的当地渔人,则让舞台在潮流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海边的舞台注定充满不确定性。大风与湿度考验着装置与服饰的稳定性,团队必须在安全与视觉效果之间不断权衡。通过科技手段和结构优化,他们让舞台既稳固又充满张力,把自然的“不可控”转化为艺术的一部分。
旅行箱造型的舞美成为全场视觉焦点。这一设计不仅呼应“旅行”的主题,更作为核心结构承担了灯架和T台的起承转合作用,巧妙地将功能与美学结合。“经典旅行箱的造型可追溯至百年前,这是属于全球设计史的文化符号。”卡宾先生特别强调其历史溯源的重要性。
在自然、文化与科技的三重叠加下,这场大秀完成了一次独特的艺术实验: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走秀,而是一场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共舞的沉浸式体验。
闽南韵律,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在音乐与表演的编排上,这场大秀同样别具匠心。卡宾先生特别感谢大秀总导演肖向荣——这位曾执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的艺术家,为渔港舞台赋予了超越时尚本身的文化高度。他将闽南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子音效大胆融合,把《世界第一等》《友情岁月》《海阔天空》等经典旋律重新演绎,既唤起闽南人的奋斗记忆,也在时代节奏中注入家国情怀。
艺人阵容更是跨越代际,吕颂贤、胡杏儿、陈晓东、林晓峰等港风代表,与小鬼王琳凯、毕雯珺等新生代偶像同台亮相。港风的怀旧氛围与大湾区的文化脉络相呼应,而新生代的加入则赋予舞台年轻的生命力。这些艺人与品牌的关系更像老友重逢——一种亲切、自然的氛围让整场秀弥漫着“回家”的温度。
灯光设计则完成了舞台的“点睛之笔”。冷暖色调的交替对比,既映衬出海洋的深邃与宁静,又放大了时尚的激情与张力。卡宾先生特意选择在日落时分开秀,让自然的余晖与科技的灯光交织,形成一种难以复制的现场氛围:仿佛时光在这一刻被凝固,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交错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大国重器,设计与情怀的交融
本季最引人瞩目的亮点,是CABBEEN卡宾与中国航母 FLEET 18 的联名系列。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跨界合作,而是卡宾先生将个人情感、家国记忆与设计语言深度交织的结果。作为北京服装学院的客座教授,他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服装设计,对“服饰与使命”的关系有着独特理解。
在谈到飞行员夹克的创作时,他回忆起自己反复构思的画面:风雨交加的甲板上,飞行员迎风而立,勇敢奔向战机。夹克的三层高强度尼龙面料,兼具防风与耐磨;内里透气网布带来舒适与干爽;而优化后的后幅结构,则确保了行动的极大自由度。每一道设计,既是对专业功能的呼应,也是对那份无畏精神的致敬。
细节处更显心意。运用TPU高周波工艺打造的立体徽章,不仅是装饰符号,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代表着与大国重器同行的庄严承诺。卡宾先生动情地说:“我出身军人家庭,18岁时曾梦想参军未果,但家国情怀一直在我心里。军装能赋予军人勇气,而我们用一针一线去守护这种尊严。”
故乡情结,文化与产业的共振
泉州孕育了安踏、特步等知名品牌,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时尚产业生态。本次大秀作为泉州时尚周的开幕式,不仅汇聚了本地品牌、买手、渠道商与媒体,更成为行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舞台。
“母亲今年已经89岁了,她坚持要来现场。”卡宾先生回忆起去年大秀谢幕的画面,眼中仍带着温情。“家人的陪伴,是我创作最深的能量源泉。”他坦言,母亲的生活智慧,就像她年轻时灵巧的针线活一样,一直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的设计理念。
谈及泉州时尚产业的未来,卡宾先生认为:“泉州不仅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更拥有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我们希望通过时尚,把泉州推向世界舞台,也让世界重新认识这座海丝名城。”
夜幕降临,大秀在闽南歌曲的和鸣中落下帷幕。观众席上,卡宾的母亲微笑注视着儿子奔向台前——如同他多少年来每一次奔跑那样,从泉州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归故乡。
海浪拍岸,仿佛千年未变的节拍。时尚在这里不再是转瞬即逝的潮流,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山海与人间的永恒叙事。
对话卡宾先生:
时尚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旅行
Q:这次海边大秀的舞美和场地面临了哪些挑战?您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A:老实说,很多困难是我们自己“找的”。因为我们不愿意局限在常规的T台和空间,希望观众能感受到更宏大、更自由的艺术表达。海风、潮汐、湿度的不确定性,都会带来技术难题,但我已经习惯与挑战同行。其实我母亲常对我说:“做事要敢闯,才会有新天地。”这种生活智慧深深影响了我。每一次困难,都是重新突破自我的机会。时尚如果不去冒险,就失去了它最动人的灵魂。
Q:能具体谈谈旅行箱舞美设计的创意和实现吗?
A:旅行箱的灵感来自本季“旅行”的主题,也呼应了“踏山海·共潮生”的概念。对闽南人来说,旅行箱承载着漂洋过海、闯荡四方的记忆。这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是文化的象征。它同时也有功能性——既是舞美的一部分,又能作为灯架和舞台的支撑结构。为了抵御海边大风,我们特别加固了地基,并采用轻质合金和钢骨架结合的工艺。对我而言,这不仅是舞美设计,更像是在“缝纫”一段记忆:既要美观,又要可靠,就像母亲年轻时缝制的衣裳,既讲究手艺,也寄托着心意。
Q:为何坚持在户外举办大秀?如果遇到下雨等天气问题怎么办?
A:室内再完美,也无法复制自然的力量。海边的日落、潮水的律动、风吹过衣袖的质感,这些都是真实而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愿意接受天气的不确定性。如果遇上下雨,模特依旧照常走秀,我们仍然会在大雨中看秀——就像旅行途中难免遇到风雨,但只要有信念,就能走下去。我希望观众在现场感受到的不只是服装的美,还能体会到一种“面对风雨依然前行”的生命姿态。
Q:大国重器联名系列(中国航母/航天)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A:这次联名的背后,是我们长期参与国家项目的经验。飞行员夹克要防风、防雨、耐磨,还要保证灵活度;航天相关服装则要应对极端温差和复杂环境。每一件都要经过无数次推敲和试验。我记得军事专家曹卫东老先生曾跟我说:“军装能赋予军人勇气。”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我的父亲曾是一名军人,我18岁时也想过参军,虽然最后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但那份家国情怀一直刻在骨子里。如今,我把这份情感寄托在设计里,用一针一线去诠释责任与尊严。
Q:如果用三个词总结本场大秀,您会选择什么?
A:激情、担当、想象。激情,是我对艺术与美学的追求;担当,是源自家国情怀,对国家项目的责任与敬畏;想象,则是推动时尚不断创新的源泉。如果还可以加一个词,那就是“家乡”。泉州不仅是这场大秀的舞台,更是我创作能量的出发点。母亲坐在观众席的那一刻,我心里特别安定,也更坚定了要把家乡文化带到世界舞台的信念。
Q:CABBEEN卡宾多次参与国家级项目,这是否代表品牌对中国创造的承诺?
A:这不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份荣耀与责任。每一次都是一次与国家同行的经历。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时尚不是浮于表面的潮流,而是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延续。未来,只要国家有需要,卡宾一定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用中国设计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篇章。
编辑:罗雅静
二审:王 震
三审:池里军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