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李嘉诚已经没有回头路,李氏家族暴亏781亿!

香港首富李嘉诚最近的日子,用“焦头烂额”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一场本该尘埃落定的港口交易,硬生生把他和整个李氏家族拖进了舆论漩涡和市场泥潭。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事情源于原定于4月2日签署的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

其实,香港相关部门早就找到李氏家族的高层进行沟通,希望他们能够慎重考虑这项交易可能带来的影响。

但让人意外的是,李嘉诚却并未听从劝告,依旧选择继续推进交易。

谁承想,就在签约的头一天晚上,事情突然来了个大反转,签约的消息毫无预兆地被宣布延期

而这突如其来的暂停,直接引发了李氏家族旗下股票的“雪崩”。

很快,长江基建、和记黄埔等相关股票集体暴跌。

在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李氏家族相关企业的市值累计蒸发了781亿港元,平均每天缩水71亿港元左右。

这样的暴跌速度,别说普通投资者扛不住,就连老江湖李嘉诚恐怕也始料未及。

不少重仓李氏股票的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账户余额缩水,却无能为力。

但资本市场的动荡还不是最糟糕的,更严重的是李嘉诚的个人形象也在此次事件中遭受了重创。

曾经,他是寒门逆袭的榜样,是被视为爱国企业家的代表。

但这次的“卖港事件”,让公众对他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交媒体上,“李嘉诚晚节不保”的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网友们纷纷翻出他过去“投资大陆,报效国家”的言论进行讽刺,直言他是在利益面前选择了背弃国家。

那么,为什么香港有关方面会如此关注这笔交易,甚至多次与李氏家族沟通呢?答案藏在巴拿马运河的地图里。

那两个港口,一个守着运河的头,一个卡着运河的尾。

巴拿马运河本身就是世界航运的黄金水道,全球商船绕不开的咽喉要道。

中国商船在这儿的货运量占了21%,说它关乎国家利益一点不夸张。

有风声说,这笔交易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国际博弈。美国在里头动了不少手脚,想把这两个港口攥在自己人手里。

中方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利益受损,这才有了香港当局多次约谈李氏家族的举动。

现在交易被“无限期推迟”,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政治力量在干预。李氏家族没说停,也没说继续,就这么耗着。

但市场不等人,舆论更不等人。

这起事件也成为了香港资本市场的一个典型警示案例,提醒着众多企业家,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国家利益和社会舆论,有些红线是不能轻易跨越的。

李嘉诚此次的惨败,也暴露出了李氏家族的一些问题。

有说法称,97岁的李嘉诚仍大权独揽,家族企业决策机制僵化。

面对危机时,集团内部不仅未能及时调整策略,反而采取了“硬刚”的态度,最终导致局面失控。

而且,他们似乎低估了国家维护主权的决心,也错判了舆论风向,在全球化退潮、中美博弈加剧的当下,公众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容忍度已经极低。

如今,李嘉诚或许正为自己的决策懊悔不已,但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他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李氏家族又能否走出这场危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参考资料

文案内容和图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财经   回头路   家族   巴拿马运河   香港   港口   舆论   商船   事情   港元   股票   运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