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历史一定要从历史体系出发,如果体系没有研究有误,所得的结果注定是错误的。比如一直以来古今的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认为咸阳周陵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墓葬,结果经过今天专业学者的考古调查勘探成果、采集的文物之后,发现“周陵”应为战国晚期某代秦王陵墓,而非传说中的西周王陵。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认为战国晚期某代秦王陵墓,会是西周时期的周文王、周武王的墓葬?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从历史体系出发进进行研究,只而是复制粘贴前人的推测而已。
周文王陵
周文王的真实埋葬地在哪里,《山海经·海外南经》做了交代:”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文王皆葬其所”。这里的狄山是《山海经·海外东经》里的嗟丘,所以说文王的埋葬地青丘山,位于印度的奥里萨邦。当你知道周文王葬于印度的奥里萨邦,再去解读《吕氏春秋·古乐》里的:“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就容易解读了。因为周人、商人、东夷的关系是,周人生活在西方的渭河(阿富汗的喀布尔河)流域,商人生活在河洛(印度半岛),而让商人驯服野象讨伐的东夷,则是位于东南亚的部落。
纣王进攻东夷路线图
我们继续可以用这个历史体系,去解读西周时期的历史。《诗经·文王有声》,描写了大禹疏通九河之一的丰水:“丰水东注,维禹之绩”,流经西安的丰河,却找到不到大禹治水的遗迹。主要这里的丰河是周平王东迁雒邑之后重新命名的,周文王时期的丰水是流经巴基斯坦的古马勒河,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这条河流找到大禹治水的遗迹。同样这条河也是《史记·周本纪》里丰都的所在地:“ 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由此我们可以推演一下周文王一生的事迹。
大禹治水图
根据《史记·周本纪》的描写,周人从庆节到古公亶父一直生活在豳地,而豳地位于今天的两河流域的北部地区。因为薰育戎狄垂涎周人的土地和人民,而发动对豳地周人的战争,古公亶父因为不敌薰育戎狄,而带领族人从豳地(两河流域)迁移到渭河(喀布尔河)流域。为什么西周时期的渭河是阿富汗境内的喀布尔河,而不是流经西安的渭河,主要是西周时期使用的五色水昆仑历史体系,《穆天子传》描写的周穆王西巡昆仑之丘,途经河水、赤水、洋水、黑水这些河流,它们和《山海经》使用的同一个昆仑五色水的河水、赤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是同一个历史体系。
古公亶父东迁图
周文王是古公亶父带领周人迁移到渭水岐山之后,在周原地区降生的,而周原位于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盆地。所以《史记·周本纪》里描写了:“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对一个今天的迁移路线是,周文王从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盆的周原迁移到巴基斯坦的古马勒河,然后在那里建立丰都。不过周文王把都城迁移到丰都之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然后就是太子姬发接替西伯侯姬昌的帝位。这时候东方的商朝开始衰落,于是周武王趁机联合其他诸侯讨伐商朝,然后就有了武王伐纣商朝灭亡里的历史。
丰都 丰水
为什么强大的商朝会允许周文王把都城从岐山迁移到丰都,甚至到最后能够灭亡了商朝。绝对不是和《封神演义》描写的商纣王昏庸,宠妲己听信小人的谗言。而是那个时候商纣王正在讨伐东夷(东南亚)的部落,左传:“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战斗的结果是“纣克东夷,而陨其身”,简单的解释就是,商纣王因为对于东夷用兵,虽然最终的结果是打败了东夷,但是自身的国力也变得极度衰落。当商纣王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东夷的上面,自然无暇顾及西方的周人了,于是就给了生活在渭河(喀布尔河)流域的周人灭商的机会。
另外生活在渭河(喀布尔河)流域的周人之所以能够兴起,除了商朝讨伐东夷(东南亚)的陨其身之外,就是周文王的“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孤竹国的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但是他们还没有走到西周的领地,西伯侯姬昌就去世了。当伯夷、叔齐看到的却是,周武王带领众诸侯讨伐商纣王,竭力劝阻周武王不要讨伐商朝,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周武王的伐纣。
首阳山的位置
为了表达对周武王的抗议,于是伯夷、叔齐前往首阳山,采食野菜度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而伯夷、叔齐饿死的首阳山,就是《山海经·中次十经》的首阳山,这座山位于中国西藏和缅甸的交汇处。这就是为什么伯夷、叔齐会跑到首阳山的原因,因为这里距离周人河洛(印度半岛)地区比较远,不属于周人的管辖范围。周人的统治范围是阿富汗的喀布尔河流域,中间是印度半岛、东方市东南亚以及中国等广大区域。因为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是《史记》里描写的伯夷、叔齐饿死的首阳山版本,暂时没有除此之外的版本。
首阳山的位置
因为受到《史记・周本纪》里的“周公葬毕”,毕在镐东南杜中的影响,我们一直以为周文王埋葬的毕在周陵。其实周文王埋葬的毕不在陕西周陵,而是在河洛(印度半岛)的奥里萨邦。因为周文王去世的时候,仍然实行的是昆仑五色水历史体系。所谓的毕在镐东南杜中,指的是河洛(印度半岛)地区的东南,这里的镐指的是镐京位于印度河流域,而毕对应印度半岛的地图青丘山位于印度奥里萨邦,刚好位于印度河的东南方向。至于陕西境内的周陵,则是后人误把战国晚期某代秦王陵墓当成了周陵。
镐京 毕对应的位置
所以为什么研究历史一定要从历史体系出发,因为只有从历史体系出发,所研究的结果才不会背道而驰。那么什么是历史体系,就是史书中描写的历史框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史记·封禅书》里的“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原本的河是印度河,而洛是杰赫勒姆河,是在描写夏商西周三代的都城都在印度河流域。但是因为没有做好历史体系的研究,而把周平王东迁之后河(黄河)、雒(洛河),当成了夏商周昔三代的所在地,这就是为什么夏商周研究的那么被动的原因。所以说想要重新认识五帝夏商周,一定要重新构建夏商周时代的昆仑五色水历史体系。
西周疆域图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