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期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高达91.9%,国内央行连续第7个月加量操作MLF,净投放规模处于高位,双重利好加持下A股能否开启新一波上涨行情?
美联储降息倒计时,全球市场迎关键一周
本周全球资本市场目光聚焦美联储,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高达91.9%,较前一统计日的85.5%进一步上升。
这一数据表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已形成一致预期。同时,12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也达到74.4%,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开启一轮降息周期。
这一强烈预期正推动全球资金流向新兴市场,A股作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有望成为国际资本的重要选择。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降息周期中,A股多数表现强劲,此次若降息落地,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央行重磅出击,连续7个月加量MLF操作
就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同时,中国央行也持续释放流动性。9月24日,人民银行公告称将在25日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
鉴于9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本月央行MLF净投放将达到3000亿元,这已是央行连续第7个月对MLF加量续作。结合3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9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与上月持平,净投放规模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现阶段处于政府债券持续发行高峰期,同时监管层也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央行召开三季度例会,释放更多政策信号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消息,货币政策委员会在9月23日召开了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会议指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会议明确,下阶段将“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并强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这一表述被市场解读为未来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的信号。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四季度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并适时恢复国债买卖操作。这些政策举措将为市场提供更加充足的流动性支持。
A股市场板块分化明显,创业板或成后市主线
在政策利好密集释放的背景下,A股市场内部却呈现明显分化。截至9月25日收盘,上证指数处于近10年96%的估值百分位,估值已不低。沪深300的市盈率也处于近10年85%的估值百分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板估值百分位仅为近10年的52%,尽管2025年以来涨幅不小,但以10年周期来看,仍未出现明显泡沫,估值相对合理。
市场分析认为,若牛市继续演绎,最主要的看点与机会仍在高科技、在创业板。这一判断基于两大原因:一是影响股市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二是A股当前的估值水平。
科技革命成新动力,多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
当前全球正迎来一轮科技革命,为A股市场提供丰富投资主题。2025年以来,AI领域国内企业取得显著进展,阿里最新大模型的综合性能指标超过ChatGPT5.0的多项指标,跻身全球前三。
在西方压力下,国内半导体领域近年实现了全面系统性突破,从光刻机、自主可控的专业设备,到半导体设计专用芯片,生产制造、设计工艺等多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
机器人领域同样亮点纷呈:中国工业机器人用量约占全球70%,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表现突出。低空经济、量子科技、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也迎来重大利好消息。
机构观点:短期波动难免,中长期看好
对于后市走向,机构观点呈现一定分歧但整体偏乐观。光大证券指出:“经过前期上涨,当前上证指数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相对较高水平,短期内市场可能仍面临一定的获利了结压力。”
湘财证券则认为,A股市场正处于新“国九条”行情与类“四万亿”投资的重叠趋势中,在稳住股市政策指导下,2025年A股市场大概率以“慢牛”方式运行。
行业配置方面,多家机构建议关注高科技主线。光大证券建议关注“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电子、汽车、传媒等领域,中长期则重点关注TMT主线”。
并购重组活跃,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另一方面,A股并购重组市场正持续升温。自去年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至今已满一年,并购重组市场活力释放。
数据显示,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达163起,交易总额超47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3%、172.9%。
近日,河南能源集团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两大巨头筹划战略重组,涉及5家A股公司。同时,东星医疗、福达合金等公司也宣布了重大资产重组计划。这些举措表明国企改革与产业整合正在加速,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下周A股市场将迎来关键考验。美联储降息几乎是板上钉钉,国内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双重利好下市场有望获得强劲支撑。但投资者也需注意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分化,避免追高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的板块。
“随着四季度政策窗口打开,新一轮降准可期,A股有望在流动性助推下开启年末行情。”市场人士指出,科技成长与低估值板块可能成为资金主要流向。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