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局势再度升级,印度又出“损招”!
竟在旱季切断印度河水资源,这下巴基斯坦命门直接被拿捏!
这才明白中国当年修建雅鲁藏布江大坝的绝妙之处!
网友们纷纷“出谋划策”:印度河的上游也在我国,该考虑建大坝了!
4月22日,和巴基斯坦一直以来都有领土争议,由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突然发生了一场针对平民的血腥恐怖袭击。
这起已经由“克什米尔抵抗运动”组织认领的恐怖袭击,造成20多人死亡。
尽管巴基斯坦方面早已澄清和这次的“恐袭”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印度却执意要将“恐袭”的责任归咎到巴基斯坦头上。
结果导致本就紧张的印巴局势再次升级!
而印度竟然在4月24日直接宣布,将暂停执行印巴多年以来一直已经签署的《印度河水域条约》!
不过巴基斯坦政府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还表示如果印度非要一意孤行暂停该协议的执行,巴方则将印度的该行为视为“战争行为”!
因为如今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旱季,所以非常依赖克什米尔地区河流系统的下游满足巴基斯坦人民日常的水电和灌溉需求。
一旦条约暂停,巴基斯坦就不能再使用克什米尔地区河流的下游水域。
而巴基斯坦又是极度依赖水源的农业大国,印度此举无异于将巴基斯坦的底层农户“置于死地”!
要知道就算在之前2次的印巴战争期间,印度也没有提出要暂停该条约。
如今印度却拿“水资源”作为武器,足以可见印度已经起了要对巴基斯坦的“经济绞杀”的决心。
除此之外,印度不仅暂停了巴基斯坦的签证,甚至要求所有印度境内的巴基斯坦人72小时内离境!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也做出了相应的制裁,对印度关闭领空,暂停和印度所有的经贸往来。
而且比印度更狠的是,所有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人限48小时内离境内!
其实巴基斯坦的制裁,对于印度来说不疼不痒。
毕竟印巴两国一直以来的局势都很紧张,经济以及航空领域早就不是正常的贸易往来了。
而印度的“断水”,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可谓是切肤之痛!
因为如果印度持续这样断水下去,巴基斯坦境内的数百万农民可能会被迫迁徙,甚至会进一步激化巴基斯坦国内的矛盾。
而印度如此赤裸裸地将水资源武器化,却让不少网友想起,当年印度对于中国修建雅鲁藏布江水坝的各种“阴谋论”……
2020年中国刚刚宣布要在雅鲁藏布江下游规划建设“超级水电站”,没想到印度竟然第一个站出来跳脚反对!
甚至还将我们的雅鲁藏布江大坝各种阴谋论化,竟然在国际社会上大肆污蔑中国,修建大坝是为了控制该地域的河流系统。
甚至还把中国想成是和印度一样,会做出利用水资源“胁迫”其他国家做出让步,就像印度对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所做的事情。
简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当印度用双重标准在国际社会上叫嚣时,我们已经在今年年初核准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而该装机容量相当于三个三峡,其蕴藏的2.5亿千瓦清洁能源潜力如果想,几乎可以重塑整个亚洲的能源版图。
而且这个工程的地理位置恰到好处,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出国境前的“咽喉地带”!
也是被印度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巨流,可以说供养了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数亿人口的生存。
其实我们的科学家在1994年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峡谷时,可能也没想过这里会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角力场。
难怪网友们都忍不住纷纷感慨,老祖先的先见之明,果真是可以造福无数子孙后代啊!
甚至还有网友“出谋划策”,觉得印度不是喜欢控制水资源来“威胁”其他国家,那印度河的上游刚好就在我们境内,大坝可以开始修建起来了!
虽然都是玩笑话,不过不知道印度对自己“以水为刃”威胁别人的行径,会不会有一丝的反思?
而如今印度在执意切断巴基斯坦水资源,对其实行“水资源霸权”的时候,是否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反噬到自身上呢?
大家对此是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1、环球时报2025年4月26日《印度宣布“掐断”巴基斯坦水源,意味着什么?》
2、红星新闻2025年4月26日《印度断水拿捏巴基斯坦“命门” 巴方超七成的农业灌溉依赖印放水 局势升级!巴防长:或致 “全面战争”》
3、环球网2022年5月17日《印拟花5000亿修大坝对抗中国,印专家:中方建设规划对印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4、人民资讯2021年9月12日《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大坝,印度媒体却狗急跳墙,有本事别喝中国水》
5、央视军事《外交部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