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一轮圆月如温润美玉悬于苍穹,洒下银辉,将万家灯火温柔包裹,秋意在桂香袅袅中愈发浓郁。此时,世人常循着月光回首:子女远行背影是否孤单,如寒夜孤叶?工作抉择时是否迷茫,似大海失舵之船?婚姻际遇能否邂逅圆满,如繁花遇暖阳?这千头万绪的忧思,恰似玉盘边缘的淡淡微云,模糊了我们澄明的本真,让心灵蒙上阴霾。
古人早以超凡智慧看透其中关窍。《黄帝内经》中“月满则海水西盛”,如璀璨星辰,开启我们认知自然运行至简之理的大门。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人世聚散托付于天地轮回,让我们明白人生起伏如月相变化,皆是自然,无需过度悲欢。
中秋夜庭院中的石榴树,便是自然生长的智慧写照。春日抽芽,无需催促,静静舒展生命脉络,如无声诗篇;盛夏挂果,不事计量,顺应时令绽放活力,似绚丽画卷;深秋坠果,无怨无悔,从容完成生命轮回,如生命赞歌。这自在生长的智慧,正是为人父母者该参悟的功课,它提醒我们要尊重生命规律,莫过度干涉担忧。
当代人的焦虑,如无形之网将我们束缚,多源于“比较”编织的藩篱。社交媒体上的育儿经似标准答案,让家长在育儿路上迷失方向;家长群里的升学数据如竞赛榜单,将亲情异化为功利考评。殊不知,《菜根谭》中“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早已道破强求的虚妄。月华不为照亮人间而刻意燃烧,只遵循天体轨迹成就万古清辉,其光芒自然纯粹。
今夜,放下丈量月轮的执念吧。苏堤春晓石碑上的月光,千年未因游人品评而改变皎洁;老宅天井供月的芋艿,承露自然生长,饱满甜糯。子女命途的阴晴圆缺,如广寒宫外飘散的桂子,落地自有新生。与其修剪他们的人生,不如效仿先人在月下煨菊花酒,将牵挂酿成祝福,托长风遥寄天涯。
月到中秋分外明,因其顺应天时。父母放下担忧,儿女便如挣脱束缚的飞鸟,得星月兼程的坦荡,追逐梦想。如此,方是“福运天成”的真谛。待云破月来,清光入户,方知圆满不在掌控,而在顺应自然的智慧与豁达之中。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