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得了肺病,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央视曾报道,我国每年新增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超过390万,其中不少人因为忽视自我管理,病情反复甚至恶化。但也有一部分人,哪怕确诊多年,依然活得健康、有质量,秘诀在哪?我们调查了多位长期稳定控制病情的肺病患者,发现他们几乎都在确诊后,迅速改掉了4个“伤肺恶习”!
你以为是药物在起作用?其实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自救”。

肺病患者如果还在抽烟,治再多药都白搭。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研究,超过80%的慢阻肺(COPD)患者,病因都与吸烟有关。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会直接破坏肺泡结构,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肺功能一年比一年差。
有患者说:“我都得肺病了,还抽什么烟?”没错,确诊后立刻戒烟,是延缓肺病进展的第一步。
不仅是主动吸烟,二手烟、三手烟同样危险。长期暴露在烟雾环境中,会让肺部恢复变慢,哪怕你不抽,家人抽也得劝停。

提醒:戒烟越早,肺功能恢复越大。连续戒烟5年,肺癌风险可下降一半以上(数据来源:国家癌症中心)。
很多肺病患者一确诊就不敢运动,怕喘、怕累、怕出事。但你知道吗?越不动,肺功能退化得越快。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数据显示,规律运动可显著提高肺活量、改善气体交换效率。尤其是慢阻肺、哮喘、肺纤维化等慢性肺病患者,适度运动能增强呼吸肌耐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那么肺病人能做哪些运动?
· 散步:每天30分钟,分段完成也行;
· 太极、八段锦:动作缓慢,不费力;
· 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肺部扩张能力;
· 吹气球、吹口哨:简单又实用的“肺部体操”。
当然,运动要量力而行,有基础病的,一定要先问医生,后动起来。

很多肺病患者,一感冒就住院,一感染就加重,原因就出在防护不到位。
肺病患者本就肺功能差,抵抗力低,一旦吸入病毒、细菌、粉尘、花粉等污染物,很容易引发急性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肺病患者应长期佩戴口罩,尤其在以下场景:
· 出入公共场所(特别是医院、地铁、商场);
· 空气污染严重(PM2.5高)时;
· 春秋换季、流感高发季节;
· 与感冒、发热人群接触时。

选择口罩要注意:
· 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口罩更有效;
· 勿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 若呼吸不畅,可选用带“呼气阀”的款式。
别觉得戴口罩是“多此一举”,它是你与病毒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

“医生说我这次是肺炎,怎么又来了?”——答案常常藏在你的一日三餐里。
很多人肺病后还照旧吃腌制、辛辣、烧烤、甜食等重口味食物,这些都会刺激呼吸道、增加痰液、引发感染。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肺病患者的饮食要做到“3多3少”:
· 多蛋白:豆腐、鸡蛋、瘦肉,有助修复肺组织;
· 多蔬菜:补充维C、抗氧化,对抗自由基;
· 多水分:保持呼吸道湿润,利于咳痰排毒;
· 少油炸:油烟易诱发气道反应;
· 少甜食:高糖会降低免疫力;
· 少咸腌:高钠饮食加重肺水肿风险。

此外,酒精也要忌口。酒精不仅伤肝,还会抑制免疫细胞功能,让你更容易感染肺部细菌。
一句话总结:吃得健康,肺就不闹情绪。
很多人以为肺病得了就只能靠药,其实真正决定你能不能长期稳定的,是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
你是否还在抽烟?是否每天窝在沙发上刷短视频?是否出门不戴口罩?是否吃饭不讲究?
如果是,那你不是在“养病”,而是在“养病根”。
活得久的肺病患者,从不靠药物奇迹,而是靠对生活方式的彻底改造。

从今天起,动起来、戒掉烟、吃得清淡、守好口罩——这四件事,看似简单,却是肺病患者与命运较量的底气。
�� 权威参考资料:
1.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版
2. 《中国慢阻肺流行病学研究报告》.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22年
3. 《肺病患者运动康复建议》.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2024年
4. 《烟草与慢性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2023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