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日利亚地图
两亿人口的尼日利亚一般被看作西非第一强国,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尼日利亚地区的历史。公元前1000年左右,尼罗河谷与萨赫勒地区的贸易网络催生了早期聚落,如位于今北部约贝州的诺克文化。这一文化以精湛的陶器雕塑闻名,是铁器冶炼和农业社会萌芽阶段。到了中世纪,北部地区兴起大量城邦,这些城邦通过跨撒哈拉贸易繁荣,交换黄金、盐和奴隶,与此同时,南部贝宁王国在15世纪达到鼎盛,其青铜艺术品(如著名的贝宁青铜头)象征着高度发达的宫廷文化和社会组织。西部则有以骑兵军队和奴隶贸易闻名的奥约帝国,而东部伊博和伊乔人则形成松散的村落联盟,依赖农业和渔业。总的来说,古尼日利亚地区民族繁多,是个部落、城邦、王国混杂的地方,有250多个民族群体,语言逾500种。

1780年代的的尼日利亚
与非洲的大多数近代政体一样,尼日利亚变成一个国家源于欧洲殖民者,15世纪葡萄牙探险家率先抵达本内河海岸,开启奴隶贸易。19世纪初,英国废除奴隶制后,转向所谓的“合法贸易”,通过皇家海军控制沿海地区,把当地作为工业品倾销地。1885年柏林会议上,欧洲列强瓜分非洲,该地区落入英国囊中,1914年,英殖民当局强行合并各大部族城邦,创建“尼日利亚殖民地与保护国”,而“尼日利亚”这个名字则来自蜿蜒穿越西非的尼日尔河。

总之,这一人为划界忽略了民族与文化界限,加之英殖民当局采取惯用的分而治之手段,埋下未来冲突的种子。经济上,尼日利亚成为棕榈油、可可和花生的原料供应地,基础设施如铁路等主要服务出口而非本土发展,彻头彻尾给大英输血的命。
二战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崩溃,民族主义浪潮涌起,尼日利亚的自治运动也是风起云涌,并在1960年成功独立,不过独立后的尼日利亚一直动荡不休,直到世纪初才稍有缓解,今天的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经济体,依赖石油出口,但面临通胀、失业和气候挑战。

英殖民者对尼日利亚实行分而治之
至于本则新闻提到的尼日利亚宗教危机,在殖民前,尼日利亚以本土宗教为主。一般来说,这些信仰强调祖先崇拜、自然精神、预言者等。这些信仰通过口传神话和祭祀仪式维系社会秩序。
11世纪起,通过跨撒哈拉商路,穆斯林商人将伊斯兰教带入,在数个世纪的传播后,伊斯兰教击溃本土信仰,逐渐成为尼日利亚北部地区的“国教”,许多王国城邦直接采纳采纳伊斯兰法进行治理。基督教的传播则与欧洲殖民同步,15世纪,葡萄牙天主教徒在贝宁海岸建立据点,但影响有限。英殖民者接掌当地后在北方依赖伊斯兰酋长,在南方引入西式教育及大力推广基督教,两者也很快渗透东部和西部,尤其吸引精英阶层,殖民当局将之视为文明扩张的工具。
由此,尼日利亚变成一个北部由伊斯兰教主导,南部由基督教主导的国家,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南北隔阂,北部伊斯兰精英呼吁抵制基督教入侵,南部则视伊斯兰为“落后”的。

遭到屠杀的尼日利亚村庄
于是,在持续动荡的尼日利亚近现代史里,宗教叙事被政治化,双方斗争不断,早已经是仇深似海,其中还混有极端恐怖组织煽风点火,对双方信众大开杀戒。
两方各有国际力量支持,如梵蒂冈和英国基督教中心的坎特伯雷就常年为尼日利亚的基督教网络提供援助。至于特朗普的此番威胁言论,其实也是尼日利亚基督教的国际外援之一。基督教信仰保守选民,特别是福音派选民,一直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特朗普在公开声明中发出强硬警告,指责尼日利亚政府未能有效制止伊斯兰极端分子对基督徒的杀戮,称如果尼日利亚政府不立即行动,美国将“全副武装”介入。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五角大楼已开始制定行动计划,强调“要么尼日利亚保护基督徒,要么我们来消灭这些暴徒”~
面对美国的指责,尼日利亚政府表示欢迎美国在反恐方面的援助,但必须尊重尼日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