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丽娜·朱莉访乌“保镖被征”事件:人道主义与战时征兵的碰撞

据外媒11月5日报道,近日,国际影坛巨星安吉丽娜·朱莉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的身份,于11月4日前往乌克兰赫尔松市开展人道主义访问,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波折。

当日,朱莉的车队在经过赫尔松市的一处检查站时,她的一名随行保镖被乌克兰征兵人员强行带走。据悉,这名保镖不仅是临时雇员,还是朱莉团队的资深成员,曾出现在她2023年访问伊拉克的安保团队中,在此次访乌期间担任司机。多方消息显示,该保镖被拦下时,曾表明自己“正护送重要人物”,试图以此申请临时豁免。然而,征兵人员通过手持终端核查发现其为在册预备役军人,仍将其带往了附近的征兵中心。

监控视频显示,目睹这一情况的朱莉立即下车进行交涉,随后还驱车跟随至征兵中心。在征兵中心,朱莉与工作人员激烈沟通近10分钟,试图以“外交豁免权”等理由让工作人员放人。但工作人员以《乌克兰战时动员法》为由,坚称该保镖无豁免理由,最终朱莉未能将其带走。

事件发生后,乌克兰军方的回应前后矛盾。乌克兰陆军最初在官方社交媒体发布声明,确认该男子为赫尔松本地预备役军人,征召符合战时规定,还附有其兵役编号。但30分钟后,该声明被悄然删除,改为“事件仍在调查中”的模糊表述。

这起事件在乌克兰社会引发了广泛争议。基辅智库“民主倡议基金会”的民调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应优先保障国际人道主义行动的顺利进行”,但仍有37%的人支持“严格执法,维护征兵公平性”。在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话题#朱莉保镖事件#在推特乌克兰区获得2.3亿次浏览,#朱莉访乌保镖被抓服役#话题半天阅读量就突破8亿。

从国际视角来看,此事件对乌克兰的人道主义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乌代表处发表声明,强调“所有合作方人员的安全保障是开展援助工作的前提”。而朱莉团队在事件后取消了原定的切尔诺贝利隔离区访问计划,改由视频方式参与儿童心理健康项目,这种调整被外界解读为对乌克兰治理能力的质疑。

这起“保镖被征”事件,无疑是乌克兰战时征兵现实与国际人道主义行动之间冲突的一个典型案例,后续发展仍值得持续关注。

#安吉丽娜朱莉 #乌克兰 #保镖被征 #人道主义援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娱乐   人道主义   战时   保镖   事件   朱莉   乌克兰   赫尔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预备役   国际   工作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