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国内有三座省会城市没有存在感,而且把 石家庄排到了第一;还有人说石家庄的名字太土了。
要我说,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标杆性的大城市当属深圳,要说1949年以来,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当属石家庄。
华北平原上,马家庄,张家庄,赵家庄比比皆是。传统上同族同姓聚而为庄。
石家庄也是如此。最早 可以追溯到明初,隶属真定卫,康熙27年(1688年)改由获鹿县下辖。
1907年,石家庄成了京汉正太两条铁路交汇点,从此撬动了石家庄的城市化进程。
1925年直隶试行“市自治制”,获鹿县决定从火车站核心区所在地“石家庄”与人口较多的“休门”两个地名中各取头尾一字,命名为“石门市”。中华民国14年8月29日(1925年8月),民国政府批准设立石门市。1928年取消,恢复石家庄称呼,仍由获鹿县管辖。
拍摄于石家庄解放纪念馆
但此后在民间就有了“石家庄”和“石门”的混称。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这是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占领的第1座大城市,朱德总司令闻讯大喜,当即赋诗一首,题目就是《攻克石门》。
拍摄于石家庄解放纪念馆
1947年12月26日,为统一称谓,时任市长柯庆施发布秘字第1号通知宣布,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
拍摄于石家庄解放纪念馆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至此石家庄的发展进入了更快的车道。有一次在保定参加一个会议。会后聊天,比较保定和石家庄的巨大差异。保定的兄弟不甚唏嘘,有一哥们开玩笑说,保定人心高气傲,把省会都“打”跑了。
1993年6月,石家庄市和石家庄地区合并成立新的石家庄市。石家庄的发展再次提速。长高了,长胖了,也长得越来越漂亮了。现代化已经不是口号,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风景。因此“石家庄的名称土不土”就成了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市委书记李海峰到我们系统调研,轻车简从,只带了财贸工委书记一人,连新闻记者也没有带。当时作为新闻干事的我,拎着照相机一直不离左右。调研结束后,在河北贸易大厦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李海峰书记面带微笑,也谈到了石家庄的名称问题,说有人向她建议在石家庄火车站 广场树立一个大牌子,上书8个大字:天下第一庄欢迎您。当时正值北京亚运会前夕,北京火车站那块大招牌就是“北京欢迎你”。我后来在石家庄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市委书记李海峰视察的消息。
其实大部分老石家庄人新石家庄人都对这个名称坦然受之。大家一致的共识是石家庄是一块福地:毛主席在石家庄的一个小山村指挥了三大战役;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你现在须臾离不开的钱,第1张人民币就是在石家庄 诞生的。我曾经接待过全国半数以上省市区的同行来石家庄考察学习,最后总要安排去 西柏坡。我跟他们开玩笑说,西柏坡有仙气,沾上西柏坡的仙气,比在庙里烧香磕头管用,回去以后准保有进步。我记得有一次接待东北某市一位部门领导,在 西柏坡参观完回停车场准备登车的时候,接到家里电话,告诉他市委常委会已经通过了对他提职副厅的任命。
其实越来越多的石家庄人,觉得石家庄名称虽然土,但是更接地气。如果不接地气,只能是空中楼阁。 “土不土”更多是主观感受,但从名字渊源和城市发展来看,石家庄的名字反而藏着独特的“烟火气”和“成长印记”,一点不土。
如果觉得“土”,或许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古典雅称的审美;但如果跳出字面,这个名字背后恰恰记录了中国从农耕文明走向现代城市的缩影。不妨用更松弛的心态看待:当一座城市能坦然接纳自己的出身,名字的“土”反而成了独特的记忆坐标。
石家庄,正越来越以自信从容的面貌展现于世人。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