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价格暴涨79.9%,中国买家按下暂停键,明年这钱还花这吗?

2025年10月的全球大豆市场,被巴西桑托斯港的报价单搅得人心惶惶。

巴西大豆对中国的出口升水较年初已暴涨79.9%,现货价创下三年来的峰值。

而面对这样像是“敲竹杠”一样的转向,中国买家也立即暂停了订购的动作。

此时美国大豆仓库里还堆着4200万吨滞销库存,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主要供应国却陷入了诡异的僵局。

巴西新豆明年1月底即将上市,当中美元首会晤可能谈及大豆贸易,明年数百亿的采购款,还会流向巴西的农田吗?

巴西大豆涨价潮

巴西大豆的价格是供需失衡、物流梗阻与市场炒作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中国大豆进口的第一来源国,巴西大豆的每一次价格波动都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而这轮涨价已经创下了七年以来的升水新高。

10月上旬,巴西北部主产区马托格罗索州遭遇持续降雨,120万公顷大豆种植区出现积水,市场立刻担忧新季产量会减少5%~8%。

贸易商见状纷纷囤货惜售,进一步推高了现货价格。

更关键的是,巴西旧季大豆库存已经见底,新季大豆要等到明年1月底才能装船,青黄不接的空档期让供应压力陡增。

物流瓶颈更是让涨价雪上加霜,巴西东南部港口10月预计出口大豆712万吨,同比增幅高达60%,港口排队时间已经拉长到45天。

卡车运费上涨、码头装卸效率低下,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到终端价格上,使得巴西大豆到岸价比美国墨西哥湾港口高出20-30美元/吨。

国内某头部粮油企业采购总监透露,10月上半月公司的巴西大豆采购成本增加了近300元/吨。

如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食用油出厂价可能得涨5%~7%,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彭博社数据显示,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飙至1290万吨,创下单月新高,其中71.1%都来自巴西。

但仅仅一个月后,中国买家就集体停手,12月后的订单直接清零。

路透社更是出现前后矛盾的报道,先称中国在“积极补存”,四天后又爆料“集体暂缓采购”。

这种反差恰恰暴露了中国买家在高价面前的纠结与谨慎。

巴西卖家的“坐地起价”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中国市场的深度绑定。

2008年巴西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头号大豆供应国,到2025年1-9月,中国已经占了巴西大豆出口量的79.9%,9月单月更是占到93%。

这种高度依赖让巴西卖家有恃无恐,即便桑托斯港的现货升水两周掉了40美分,也不愿轻易降价。

事实上巴西大豆的高价狂欢只是表象,其背后是全球大豆市场多重矛盾的集中爆发。

供需错配、贸易壁垒、物流梗阻相互交织,让原本有序的贸易格局变得混乱不堪,每个参与方都陷入了各自的困境。

大豆市场的混乱

巴西这边是旧豆空仓、新豆未熟,而美国则是库存高企、销路难寻。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大豆未售库存高达4200万吨,相当于中国全年进口量的1.5倍。

美国政府只能给豆农发补贴,鼓励他们把大豆卖给墨西哥和欧盟,但这两个市场一年总共才吃2000万吨,根本填不上中国留下的缺口。

中国则处在中间地带,800万至900万吨的补库缺口确实存在,但面对高价又不愿轻易出手。

形成了“有需求不敢买,有库存卖不出”的怪圈。

中美贸易摩擦的余波未平,美国大豆被23%的报复性关税挡在中国门外。

叠加运费和升贴水后,到岸价比巴西还贵20美元/吨,自今年5月起中国就没再订购过美国新豆。

阿根廷曾短暂成为“救命稻草”,9月22日宣布取消26%的大豆出口税,豆价比美国便宜3美元/蒲式耳。

中国买家抓住机会,48小时内就敲定了227万吨订单,相当于20艘货轮的运力。

但好景不长,阿根廷因为担心国内粮价失控,很快又恢复了出口预征税,这场“及时雨”没能解决长期问题。

面对巴西的高价施压和市场的混乱局面,中国并没有陷入被动,反而拿出了一套从短期应急到长期布局的完整方案。

这些举措既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更悄悄重塑着全球大豆贸易的格局。

中国的破局之道

短期来看,战略储备和应急采购成了“压舱石”。

国家储备库里躺着4500万吨大豆,足够全国油厂开足马力生产三个月,沿海仓库还有1800万吨商业库存。

中储粮还在持续投放库存,10月14日就拍卖了4.3万吨大豆,成交率66.3%,成交均价3900元/吨,有效平抑了市场价格。

阿根廷取消出口税时,中国迅速下单227万吨,这些大豆11月就能到港,刚好衔接当前的库存空档,避免了在巴西高价时“被迫接盘”。

中期的核心是“降依赖”,通过替代技术和国产大豆填补缺口。

油厂已经悄悄调整了饲料配方,把菜籽粕、棉籽粕等杂粕的掺混比例从10%提高到15%。

每吨饲料能省下80元,一天下来相当于少用三船大豆的蛋白量。

国产大豆更是迎来了“高光时刻”,东北新季大豆开秤价3600-3700元/吨,比巴西到岸价便宜近400元。

油厂首次大规模把国产豆送进压榨线,单月消耗量从之前的20-30万吨跃升到110万吨。

部分养殖场还在试验“无豆养猪”技术,虽然没能完全替代,但进一步降低了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这些举措已经显现成效,巴西桑托斯港的现货升水两周掉了40美分,即便如此还是没人接货。

美国谷物协会急着给农户发补贴找替代市场,却收效甚微。

更重要的是,中国买家明确放出话来,巴西新豆升水跌破2美元才会出手,这种“等跌”的态度,让原本掌握定价权的巴西卖家开始慌了。

结语

巴西新季大豆产量预计达1.7767亿吨,比上季多600万吨,明年1月底上市后价格大概率会回落,中国自然会抓住这个窗口补库。

但经历过这场价格风暴后,中国绝不会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未来的大豆贸易格局,终将从“巴西垄断、美国牵制”转向多极平衡。

对中国而言,这场破局的意义远超一次贸易博弈,它证明了粮食安全不一定非要“完全自给”,通过提前布局储备、技术和供应链,同样能把饭碗端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财经   巴西   中国   买家   大豆价格   明年   大豆   美国   升水   库存   市场   价格   高价   阿根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