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最近又热闹了。8月10日,胡塞武装又对一艘疑似与以色列有关的货轮下手,导弹飞得欢,搞得红海航道人心惶惶。偏偏在这节骨眼上,《纽约时报》8月12日爆了个料,说中国车企的运输船在这片火药味十足的水域里,愣是毫发无损。文章称,“大多数航运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已与伊朗或胡塞武装达成了默契,确保中国汽车运输船免受攻击。”这消息一出,网上炸了锅。有人说中国这波操作牛,有人酸溜溜地说这不公平。嘿,红海这趟浑水,中国车企咋就趟得这么顺?
中国电车这几年像开了挂,订单从欧洲、拉美、东南亚飞来,比亚迪、吉利这些大佬忙得不亦乐乎。文章称,“在过去的两年里,比亚迪和吉利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这得益于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不断提高的质量。”
可红海这块绊脚石,差点没把好局给搅黄了。胡塞武装从2023年10月开始搞乱红海,货轮稍不留神就挨炸,航运公司吓得纷纷绕道好望角。时间一拉长,成本嗖嗖往上涨,集装箱运费从2000美元飙到8000美元,船期还拖得像老牛拉车。这谁受得了?
经过红海的中国船
可中国车企的船,偏偏在这枪林弹雨里稳如老狗。文章称,“看来‘中国已找到了与受伊朗支持的胡塞叛军打交道的办法,而且已被告知,他们的船只不会成为袭击目标’。”胡塞武装7月28日还在喊,要继续揍那些“与以色列或以色列港口存在任何联系的船只”。可中国车企的船,愣是没挨过一颗子弹。网上有网友调侃:“中国车企这是拿了免死金牌?”这背后,是不是真有啥“默契”,咱不得而知,但这结果,确实让人眼馋。
为啥眼馋?红海航道可不是闹着玩的。作者写道,“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往返亚欧的航程可节省14至18天。”这省下的,可不只是时间。燃料、船员工资、船只租赁,每项都是真金白银。算下来,每辆车的运输成本能省好几百美元。这对主打性价比的中国电车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欧洲的汉斯们本来就盯着比亚迪的便宜车,这要涨价,谁还买账?可现在,船安安稳稳开过去,成本没涨多少,车价还能稳住,消费者乐了,车企也笑了。
再看看美国,脸都绿了吧?有网民称,“美国是以色列的后台老板,美国作恶多端,胡塞武装不打你们才怪。”胡塞武装从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就开始搞乱红海,美国的船挨了不少揍,货运成本蹭蹭涨。反观中国,车运得顺,价压得低,还顺便给全球减排贡献一把力。根据《人民日报》8月11日报道,“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70%,为全球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这成绩单,谁看了不眼红?美国忙着给以色列撑腰,搞得自己船都不敢走红海,还好意思指责中国?先照照镜子吧!
当然,这事没那么简单。网上有人酸溜溜地说,中国这“默契”是不是有点“特殊待遇”的味道?还有人吐槽,胡塞武装这挑软柿子捏的做派,算哪门子公平?可市场就是这么残酷,谁有本事谁吃肉。比亚迪直接买船当船东,吉利在东南亚建厂,硬是把红海的坑给绕过去了。这不比光抱怨强?可这招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转。买船烧钱,建厂费时,哪有那么容易?更别提欧洲那些政客,嘴上喊环保,手里忙着加关税,摆明不想让中国电车舒舒服服抢市场。这算盘打得,比红海的导弹还准!
红海这摊浑水,短期内是消停不了。胡塞武装还在那儿折腾,航运成本高得离谱,欧洲消费者已经开始抱怨车价涨、交货慢。可中国车企硬是顶住了压力,靠着“默契”也好,硬实力也罢,愣是把车运到了欧洲的码头。这仗打得漂亮,可后面呢?红海的浪头还在翻,市场的刀光剑影也没停。中国电车这匹野马,希望跑得更远!
更新时间:2025-08-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