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国豁免,美国找到求饶的“盟友”。
从34%,到84%,再到125%,最终选择豁免部分进口商品的对等关税。
意味着别有用心针对我国的贸易战,第一阶段,以部分开征,部分免征收场。
贸易战,中场休息了。
当然,可能不能算一次中场休息,更像是篮球赛事里,第一节的节间暂停,为了插播广告。
这让我想起NBA的比赛里,如果双方都不喊暂停,就会有官方暂停。
因为利益的牵扯,那些赞助商就必须需要节间的暂停,给到他们可以广告的舞台。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大国小国,皆是如此。
这一轮贸易战,掀起的资本风浪可不小。
就以美股为例,纳斯达克指数,一个多月时间,就从20000多点,一路下挫到14000多点,区间跌幅最大27%。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金价格,2025年已经攀升超过了20%。
资金的避险情绪浓厚。
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A股相比全球波及并不大,但上证指数也从3439,最低跌到了3040,区间最大跌幅11.6%。
4月7日的跌幅,超过了7%,足以载入史册。
就在贸易战逐步缓和之后,全球的资本市场,迎来了短暂的复苏。
大部分人最关注的,其实是A股的牛市,还有没有,还能不能继续?
因为贸易战本身,不管是不是打打停停,不管有多少的限制,都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影响之下,牛市的底层逻辑,是不是会发生改变。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我们的牛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底层的逻辑又是什么。
牛市的起点,源于四个字,金融强国。
这是2024年初提出的口号,而且当时就已经开始布局。
2023年下半年开始,利好齐发,市场却选择无视,一路挖坑向下。
最终,融资背了锅,雪球爆了仓,小微盘股被斩杀,某队抄了底。
从逻辑上来讲,金融强国的本质,同样是自主可控,要把最关键的筹码,都捏在自己的手里。
牛市的起点是2635,筹划牛市则是从2023年中,喊出牛市口号,则是2024年初。
也就是,在贸易战还没有打响之前,牛市的这盘棋,已经开始布局了。
当然,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不断的看到市场的一些变化,包括主线的崛起。
2023年,上半年炒科技,下半年炒华为。
2024年,上半年炒科技,下半年依旧炒华为,还炒芯片,炒机器人,炒算力等等。
2025年,一季度,依旧是炒科技。
可以这么说,科技不是当下才开始炒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23年初,ChatGPT问世的时候开始。
而科技主线,其实早在上一轮牛市里,就开始酝酿了。
科技股在2024年下半年的第一轮炒作中,就有大把的突破2021年高点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听到过几个名词,中特估,央企市值管理,央企蓝筹等等。
以蓝筹、央企、分红、高股息、回购、增持、重组等名词环绕的核心,蓝筹股的估值回归,也同步在进行着。
中特估,意味着拉动的是估值,并非完全是业绩,同样的业绩拔高估值,使得中国的核心资产增值,是另一条主线。
当然,这条主线的炒作比较缓和,预留了一些空间,没有特别的夸张去透支。
牛市的底层,金融强国的逻辑,要把筹码掌控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确实,他们做到了,包括这一轮的贸易战。
最终,大把的恐慌筹码,依旧被收入囊中,而且价格低廉,香得很。
可以这么说,上面提及的稳定资本市场,做的是分毫不差。
当下的大A,真的是稳如泰山,压根不会受外围的影响。
所谓的大风大浪,更多时候是舵手的刻意为之,目的是甩掉一些本不该搭上这条船的人。
当牛市的底层筹码稳固之后,就要重新去看,牛市的推手和逻辑有没有变化了。
任何一轮牛市的底层,压根不是什么业绩,也不是什么经济。
1999-2001,经济好吗?
2005-2007,经济好吗?
2013-2015,经济好吗?
2019-2021,经济好吗?
牛市底层的逻辑核心,是货币,只有货币才是推动牛市的核心。
2024年,是定调的一年,12万亿的化债,就是推动牛市的货币基础。
2025年,是放水年,一季度的M0增长是两位数,那可是真金白银的货币政策。
2018年,是熊市,当时货币政策是保持中性。
2019年,松紧适度,2020年,灵活适度,2021年,合理适度。
2022年,灵活适度,2023年,精准有力,2024年,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牛市提倡适度宽松,熊市确保精准有力,才是货币政策的核心。
简单的说,要推升资产价格的时候,保持适度宽松,避免通胀和危机的时候,确保货币精准有效。
而这次2025年的适度宽松,可是时隔十多年再次提及的货币政策。
放水的本质,至少在当下这个小周期里,是绝对不会轻易改变的。
牛市底层的逻辑,其实也是稳固的。
那么这轮牛市到底要干嘛,达成什么目的,才会结束呢?
本质依旧是拉动产业经济。
1999年的牛市,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时期,发展的是第一轮科技。
2005年的牛市,炒的是当年的国资改革(国有股份制改革),推动转型。
2009年的牛市,炒作的是中小板的推动,扶持中小企业。
2014年的牛市,炒作的创业板,重组并购,以及消费电子、TMT等产业升级。
2019年的牛市,看似是消费升级推动,实则是推动了整个新能源行业走向世界,不论是光伏、电池还是新能源汽车,都是牛市拉动的产业升级最直接受益的。
2024年的牛市,其实目标非常的明确,就是推动科技的升级,产业的升级。
从大方向来说,自主可控四个字,印在了科技的底层逻辑里。
重组并购,是一种展开方式,央企的牵头,是为了彰显国有资本的信心。
至于科技的细分领域,其实也多次提及了,诸如集成电路(半导体)、具身智能(人型机器人)、AI大模型等等。
这些不都是空穴来风,而是自上而下有序的推动。
目的也非常明确,一二级市场的联动,推动产业资本介入科技型企业,助力实现转型升级。
任何一轮牛市,都是带着任务来的,而不是为了牛市而炒作牛市。
货币放水,消费刺激,产业升级,这些都是刻在周期里的。
贸易战,也动摇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不会因为贸易战而停止发展,只会更加坚定不移的实现自主可控,金融强国。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被卡的脖子才会被松开,我们才能挺直脊梁。
不论有没有这个喘息期,我们都会推动资本市场向前看。
一场精心布局多年的牛市,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局就在那里,关键是你有没有看懂,是不是相信了。
=========================
更多底层逻辑,欢迎关注,白猫学堂,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