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突然注销!宗馥莉彻底不忍了,将有大事发生?

原创 吃饭大王 英伦大叔

2025年09月11日 01:11 英国


最近娱乐圈的大瓜真是接二连三,让人看得目不暇接,也不免感叹:钱这东西,真是能把人性里的各种小动作放大到极致啊。有钱人的日常作妖,总能激起大众的无限好奇。


就在两个月前,一纸诉状像晴天霹雳一样砸下,直接把宗庆后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商业神话撕得粉碎,也顺便拉开了娃哈哈遗产大战的帷幕。谁能想到,原本看似稳如泰山的商业帝国,也会因为家产与利益的纠葛,演变成如此跌宕起伏的剧情。


如今,这场长达数月的“家族风波”似乎终于走向尾声......



1

突发注销!宗馥莉发力了



就在这两天,娃哈哈旗下两家公司发布了简易注销公告。这已经是自今年7月以来,娃哈哈系第五家“官宣”离场的公司了。


想想也挺有意思,宗庆后老爷子当年像是一位不断收集宝贝的收藏家,四处布局,从饮用水到健康管理,甚至还不忘赶时髦搞个智能芯片。而如今,宗大小姐上位后就开始“断舍离”,把一些看起来不那么核心的业务一一请出家门。


图源:企查查


先来看看最近“离队”的都有谁: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江山娃哈哈宏振饮用水有限公司、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桂林娃哈哈饮用水公司,还有那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浙江宏振智能芯片公司。


回想2019年,芯片可是最火的风口,宗庆后拍板成立这家公司时,想必也是怀揣着一颗雄心的。然而现实很骨感,芯片行业不仅烧钱如流水,还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漫长的研发周期。对一家以饮料为主业的企业来说,这趟水确实有点深。


宗馥莉在今年6月才挂名董事,7月底公司就注销了,这效率之高,确实是快刀斩乱麻。


图源:The Guardian


仔细看看这些被“优化”的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赶时髦”型,比如智能芯片公司。当年芯片概念火热,很多企业都想去分一杯羹,但跨界不是请客吃饭,需要专业团队、持续投入和战略耐心。现在看来,娃哈哈可能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赛道。


二是“重复建设”型,比如几家饮用水公司。娃哈哈的饮用水业务虽然重要,但在同一个区域内设多家公司反而可能导致内部竞争和资源分散。砍掉冗余部分,就像修剪树木的枝叶。


三是“偏离航道”型,比如健康管理公司。虽然健康产业前景广阔,但与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关联度不高,同样可能需要太多时间和资源去培育。


宗馥莉这一系列操作,很像一位外科医生在精准地切除组织:既不能伤及主干,又要干净利落。


图源:搜狐


和以前多多益善的理念不同,作为掌门人,宗馥莉更像一位现代经理人,相信专业主义和聚焦战略。


这种差异其实反映了中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的典型现象:第一代创业者往往倾向于多元化布局,有点“广撒网”的意思;而第二代接班人则更倾向于聚焦核心业务,做深做透。


说实话,娃哈哈确实需要一些改变。作为曾经的中国饮料巨头,娃哈哈近年来面临的市场挑战不容小觑。


一方面,新兴品牌凭借互联网营销和新渠道快速崛起;另一方面,传统巨头如农夫山泉、康师傅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而娃哈哈似乎有些“沉默”,除了AD钙奶和营养快线这些老牌产品,让人印象深刻的新品并不多。


在这种背景下,宗馥莉的“企业大扫除”可以理解为一种战略聚焦: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具竞争力的业务上,为未来的创新留出空间和资金。


图源:网易


近年来流行一个概念叫“断舍离”,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这个概念放在企业治理上同样适用。


很多时候,企业就像我们的衣柜,总是塞满了各种“可能有一天会穿”的衣服,但真正常穿的也就是那几件。娃哈哈这次就是在清理自己的“企业衣柜”,把那些不再适合或者从未真正适合的业务清出去,为新的可能腾出空间。


当然了,这种断舍离需要勇气,毕竟注销一家企业,可没有我们丢掉一件衣服那么简单。


图源:财新


那清理完之后要做什么?这可能才是更关键的问题。


有消息称,娃哈哈正在加大对包装饮用水、饮料主业的投入,同时也在关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机会。与之前泛泛的“健康管理”不同,新的健康产品可能会更贴近娃哈哈的渠道优势和品牌调性。


个人猜测,我们可能会看到娃哈哈在以下方面发力:一是产品创新,推出更符合年轻人健康需求的新饮品;二是渠道变革,加快线上布局和数字化营销;三是品牌年轻化,让这个老品牌重新焕发活力。



2

突然实名举报,要求尽快给个说法



除了各种“清除”,大小姐最近还做了另外一件出人意料的事。这次,她直接向最高法、最高检等机构提交材料,要求加快处理关乎娃哈哈未来控制权的关键案件——职工持股会24.6%股权纠纷。


据多家媒体报道,1999年娃哈哈改制后,职工持股会持有集团24.6%的股份,与国资局的46%和宗庆后的29.4%共同构成娃哈哈的股权格局。


2018年,宗庆后主持了一场股份回购,以3倍价格收回员工股,转为仅保留分红权的“干股”。当时这一操作平稳落地,无人异议。


然而戏剧性的是,在宗庆后去世后,部分退休和离职员工却突然对七年前自己签署的协议提出异议,并诉至法院。


图源:财新


目前宗馥莉继承了父亲29.4%的股份,如果再加上职工持股会的24.6%,她的持股比例将达到54%,形成绝对控股。反之,如果职工持股会的股权被法院判定归还给原股东,那么宗馥莉的控制力将大打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宗馥莉要直接向最高司法机关“喊话”,请求加快处理此案。毕竟,悬而未决的股权问题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娃哈哈的头顶,特别是在争产风波的推动下。


事实上,许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类似“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


第一代创业者往往依靠个人魅力和关系网络管理企业,很多安排是基于信任和口头承诺;而到了第二代接手时,这些非正式的安排就需要转变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过程难免会有阵痛,就像把一本手写笔记整理成正式文件,总会发现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


图源:新华网


宗馥莉在一次采访中也表示:“我自己管理风格跟我父亲时完全不一样的,我希望用团队去想办法去解决或者是发现问题,但是我爸就希望他给指令你去执行,你只要做好执行就行了。”


她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需要把父亲时代基于个人威信建立的安排,转化为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制度化安排。


所以,观察宗馥莉最近的行动,我们不难发现她正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


第一条战线是业务调整——通过注销非核心公司,优化业务结构,让娃哈哈更加聚焦主业;


第二条战线是股权理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历史遗留的股权问题,为自己建立一个清晰稳定的所有权结构。


这两条战线相辅相成:只有业务清晰了,股权的价值才能最大化;只有股权理顺了,业务决策才能高效执行。


图源:财新


写在最后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只有清理掉过去的包袱,才能为未来腾出空间。


宗馥莉的“大扫除”还在继续,但无论如何,她已经向外界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这真是这个时代的营销需要做的,这么看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End------

文: 吃饭大王

英伦大叔(ID:UK07788915668)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图片及新闻信息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娃哈哈   发生   股权   公司   业务   饮用水   企业   健康   芯片   战线   英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