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智能设备可能在泄密!日常生活中如何守好国家秘密的安全线?
今年的4月15日,迎来了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对于国家安全,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但你知道你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智能设备也可能成为泄密的源头吗?
高考试卷在启用前,被列为最高级别的“绝密级国家秘密”。曾经有考生杨某因盗窃高考试卷,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而在日常生活中,智能设备如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甚至充电宝等,都可能存在被恶意利用,进而窃取信息、威胁隐私乃至国家安全的风险。
据佛山市国家保密局工作人员介绍,智能音箱可能被恶意植入木马,导致用户语音被记录并上传至云端。智能摄像头如果技术防范不到位,也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控制权。因此,市民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时,应选择合规品牌,并通过正当渠道购买,同时妥善设置隐私权限和密码。
此外,网络上还有不法分子通过假二维码和充电桩植入木马,窃取用户敏感信息。更有一些非法商家在网上出售带有窃听窃照功能的手表和眼镜,这些设备不仅侵害个人隐私,还可能威胁社会安全。购买和使用此类设备的行为,都可能涉嫌违法。
终止,面对如此多的泄密风险,提高安全意识势在必行。广大群众应谨慎选择和使用智能设备,不点击或扫描未知链接或二维码,及时更新和打补丁至安全软件,同时关闭非必要的云服务功能,共同维护信息安全。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