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金寨文史》第二辑(1985年8月),作者台大庆,原标题《日寇祸害开顺街》
正文
开顺街(今开顺镇),位于大别山北麓,西临史河,东南二方为丘陵地带,有磨盘山、打鼓山、望儿山、观山为自然屏障,北控史河下游平原,扼立(煌)叶(集)大道之要冲,紧傍浦(口)信(阳)公路,进攻退守,地势天成,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兵连祸结,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抗战期间,日寇就曾经两次侵占开顺街(一九三八年秋季和一九四三年元旦),所到之处,奸、掳、焚、杀,无所不为。其盘踞时间之长,为害之烈,以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一月为最,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华史上的又一笔血债。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日寇攻陷徐州后,原拟从平汉路直下武汉,以摧毁当时国民党军队主力,迫使蒋介石投降,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遂派兵侵入豫东。蒋介石消极抗战,为阻止日寇进攻,命令新八师师长蒋在珍于六月十九日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洪水滔天,虽然暂时阻遏了敌人的凶锋,但豫皖苏三省数十县的地方尽成泽国,一千二百五十万人受害,八十九万人被淹死,留下长期为患的“黄泛区”。
徐州一线的日寇机械化部队在黄泛区无法行动,于是改变路线。南京方面日寇,集结了海、陆、空军优势兵力,溯江而上,另调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大将指挥下的第二军稔彦王司令官所辖的第二、第十、第十三、第十六师团和骑兵第四旅团,集结于合肥、正阳关一带,沿大别山北麓西进,从北面向武汉攻击。而日寇的第十、第十三两兵团兵力沿浦信公路向西进攻。
日寇于五月十四日占领合肥,七月九日攻陷六安。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批难民扶老携幼,风餐露宿,向西逃难,惨不忍睹。
八月下旬,东北军五十一军于学忠的一一三师和一一四师,相继从前线撤退到开顺街、叶家集一带布防,作战守准备。
居民见战争迫在眉睫,人心浮动,议论纷纷,无心生产,作逃难准备,生活上也失去常规,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摧残。
日寇沿浦信公路(合叶段)的六安——徐集——姚李庙——大顾店推进,每地停留三至五天,待后续部队集结后,再向前进。
九月三日晨,敌以步兵一大队、骑兵一中队的兵力从大顾店西犯。中午,侵占了开顺街北边之观山、打鼓山等制高点,使用重炮和机关枪居高临下,向开顺街发射。守军处于不利地形,稍作抵抗后,便向西撤,开顺街成为“真空地带”。敌人接连用摧毁性炮火射击,街区成为一片火海。次日凌晨,敌人进了开顺街。开顺街立时变成了人间地狱。
敌人进入了开顺街后,就施逞暴行,实行“三光”政策。
烧光,日寇将开顺街东街草房和四周民房一火焚之,又放火烧掉了田野间农作物秸秆和农民的稻谷堆、麻架。一座装有三百万斤的粮仓也被一火化成灰烬。
杀光,他们对未及撤退的守军伤病员全部用刺刀捅死,血染街衢。日寇捉到和平居民后,用刺刀、皮鞭驱赶他们为其作苦工,不堪劳累稍有反抗的,立即刺死。被日寇放火或惨杀而罹难的军民有二十人之多。开顺街南湾有王姓小孩活被日寇用刺刀挑死。
抢光,日寇将未烧完的家具、门板等,全部运往开顺街新街瓦房街,构筑鹿寨、木城、栅栏等防御工事,企图固守。
日寇骑兵大批战马所用饲料,都是抢居民的米麦谷物喂养,到处泼撒,暴殄天物。居民的猪牛鸡鸭等禽畜,也被一扫而光。沿公路两侧的农户稻捆都被用来垫路坑(因当时政府为阻止日寇机械化部队的进攻,命民工将公路约距一米挖成一坑)。
另外,日寇凡捉到妇女,不问老幼,都施以兽行,甚至轮奸致死。
日寇间接给开顺街避难入深山(大都在今徐冲乡境内)的难民更造成巨大的灾难。大批难民涌进山区以后,吃、住发生很大问题,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
吃的问题,首先是缺乏粮食。山区本已缺粮,突然涌来大量人口,实在无法解决。于是,难民吃粮全靠青壮年趁夜晚过路东偷运一点,这要冒生命危险。开顺南湾沈小背锅子(不知其名),就因为在挑粮时被磨盘山上日寇哨兵发现用枪打死的。人们在山中采摘野果,挖野菜掺和一点粮食勉强充饥,真是“时挑野菜和根煮,旋砍生柴带叶烧。”其次是缺乏食盐。由于日寇的封锁、禁运食盐,加以战火蔓延,道路梗阻,因而食盐奇缺,价格昂贵惊人,每斤值银币一元,还难买到。许多人因缺食盐,全身浮肿,行动困难。
住的方面更不堪设想。人们在山上砍伐茅草树木,搭上临时庵棚,根本不避风雨。那年秋雨连绵,真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家老小局促一隅,成天泡在雨水里,痛苦无可言状。
大乱之后,又遇凶年。日寇在同年十一月十四日撤离了开顺街。饱经忧患的难民重返家园时,只见一片废墟,遍地白骨(人畜)的凄凉景象,可是刚刚侥幸逃脱战祸的人们又要面临死亡的挑战。
首先是瘟疫流行:由于在避难时,忍饥受饿,营养不良,加以日晒雨淋,许多人染了病疫,互相传染。当时,缺医少药,光靠求神问卜或听天由命,自然难医沉疴,死者累累,形成了“无人不戴孝,到处有哭声”的凄楚局面。
再者,敌人盘踞的时间,正是秋种季节,人跑光了,耕畜多被杀,劳力、畜力严重不足,虽然采取补种措施,无奈超过季节,自然减收,第二年粮食更不够吃了。
遭敌洗劫后,人们既要重建家园,又要负担支持战后的兵差夫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同时,敌我双方军队及散兵游勇丢失在民间的枪支弹药,为土匪和小保队收集起来,又扩充了兵、匪、官、绅欺压人民的力量,土匪又疯狂起来,抢劫绑票,闹得鸡犬不安宁。
总之,铁蹄践踏,直接和间接地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祸。敌人的罪行是馨竹难书的。
敌人的暴行,并没有吓倒人民。人们敌忾同仇,与敌人誓不两立,自发地或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斗争。他们相机打击敌人,使敌人心惊胆寒,寝食难安。
在敌人到来之前,人们坚壁清野,尽量不给敌人留下可吃可用的东西;人则逃避一空,不为敌人带路做工;敌人在开顺街盘踞达两月之久,无一人出卖民族利益。
一些青壮年,冒着敌人的炮火,帮助守军运军火、救伤员、抬担架,支援前线。妇女们省下少量的盐和酱食,送给战士吃。抗战初期那种军民合作、团结御侮的生动场面,实在感人至深。
值得记载的是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部的一一三师和一一四师等守军,在开顺西十余里的富青山上奋勇抗战,从九月五日到十三日的阻击战中,重创敌人,毙敌二十六旅团长治田以下官兵万余人,敌人虽用上了飞机、大炮、毒瓦斯和烧夷弹却无济于事。在此一役我守军一个团全部壮烈殉国,可歌可泣,流芳后世。
战区内的乡保队,在大敌当前时,纷纷组织起来,枪口对外。省动委会工作团将叶集、开顺街一带地方武装,编成三个人民自卫大队,由李耕野任大队长,保卫乡土。一九三八年九月,叶家集自卫大队中队长王杰三率队进攻叶集南头敌之留守处,毙日寇二十余名,缴枪二十余支。
开顺街南之磨盘山,有日寇一个排哨。十月一天晚上,桂军一个连偷袭岗哨,与敌人展开肉搏,打掉了岗哨。桂军约牺牲一排人。
一天,两个敌人到开顺街东之横坝子芮老庄窜扰,抓住了一位看家的老奶奶,意图强奸,被躲在后山讨粮的青壮年们听见,他们破门而入,一拥而上,用扁担打死了一个敌人,缴获两支步枪。
芮育青的小保队,在开顺街东之尧岭头伏击日寇,截获敌人一辆辎重汽车,打死三个押车兵,缴获了一车军衣。
军民敌忾,打击敌人,使敌人不敢随便出入,龟缩在据点里,日夜不安。
抗日战争胜利已有四十周年了,当年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回顾往事,历历在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表达了两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愿两国人民加强睦邻友好关系,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资料来源:
《金寨文史》第二辑(1985年8月)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