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客单价下滑、地域局限,遇见小面IPO路上的“绊脚石”。
4月15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踏上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的征程。从2014年三位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在广州街头开出首家30平方米小店,到如今门店覆盖内地22城及香港,总数近400家,遇见小面凭借标准化运营与资本助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然而,在营收与门店规模双增长背后,客单价持续下滑、地域布局失衡、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挑战等问题,正考验着这家中式面馆品牌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突破瓶颈,续写资本市场的增长故事。
从30平小店到冲刺IPO
凭借独特经营理念和多元化发展策略,在中式面馆市场崭露头角。
2014年,三位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宋奇、苏旭翔、罗燕灵怀揣着对餐饮行业的热爱与独特见解,在广州体育东横街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旅,第一家遇见小面门店正式诞生。彼时,这家仅有30平方米的小店,以地道的重庆小面为敲门砖,试图在广州的餐饮市场中闯出一片天。从一开始,创始人团队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他们将在麦当劳、百胜等国际餐饮巨头工作积累的经验运用到遇见小面的运营中,致力于打造标准化、连锁化的中式面馆。
在创业初期,为了还原最正宗的重庆味道,他们专程前往重庆,深入街头巷尾的小面馆,向当地厨艺师傅虚心学习手艺。回来后,凭借着理工科生特有的严谨和执着,把实验室里的电子秤、量杯、油温计、盐度计等设备搬进厨房,反复测试每一种调料的精确用量,不断调整口味,只为让顾客在广州也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重庆小面。
2016年,遇见小面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获得了九毛九和联想弘毅投资旗下百福控股的青睐,完成了两轮融资。这笔资金不仅为其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更带来了行业内的宝贵经验和资源,助力遇见小面开启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此后,遇见小面开始在广州及周边城市稳步拓展门店,逐步完善供应链体系,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2021年,随着粉面赛道的火热,遇见小面再次获得碧桂园创投、喜家德等知名机构和个人的大额融资,品牌估值大幅提升。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遇见小面加快了全国布局的步伐,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交通枢纽、写字楼周边等人流量密集区域开设门店,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遇见小面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除了传统的重庆小面,还推出了川渝特色小吃、烧烤、现炒浇头面等丰富多样的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客单价下滑困境
从财务数据来看,遇见小面的营收增长十分显著。2022-2024年,其营收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11.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6.2%,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盈利方面,2022年遇见小面净利润为-3597.3万元,处于亏损状态,但在2023年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4591.4万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6070.0万元,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门店数量的增长也是遇见小面发展的一大亮点。2022年底,遇见小面的门店数量为170家,到2023年底增长至252家,2024年底更是达到360家,年复合增长率为45.5%。截至2025年4月5日,其餐厅网络已覆盖中国内地22个城市,达374家餐厅,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有6家餐厅,第400家门店也已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内开业。
在中式面馆行业中,遇见小面的市场地位也不容小觑。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它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2022-2024年,其总商品交易额复合年增长率在中式面馆前十强中最高,达到58.6%,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尽管遇见小面在中式面馆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得不承认,其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极为激烈。中式面馆市场高度分散,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前五名参与者占市场份额仅2.9%,这意味着众多品牌在这片市场中激烈角逐,竞争格局极为分散。
遇见小面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和府捞面、李先生牛肉面大王、老碗会等中式连锁面馆品牌,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地方小面馆以及不断涌现的新兴品牌。和府捞面凭借其独特的书房式用餐环境和丰富的产品线,吸引了不少追求品质用餐体验的消费者;李先生牛肉面大王以经典的牛肉面为主打,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稳定的消费群体;老碗会则凭借特色西北风味面食,在区域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数据来看,2022-2024年,遇见小面的订单平均消费额分别为36.1元、34.0元、32.0元,呈逐年下降趋势。遇见小面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动降低菜品价格,为顾客提供更物美价廉的用餐体验,以吸引顾客及增加整体销售额。从短期来看,降价策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客流量,2022-2024年其订单总数分别为1416万单、2821万单、4209万单,实现了大幅增长。
然而,这种低价策略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客单价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单店的盈利能力,如果不能通过足够的客流量来弥补客单价下降带来的损失,那么门店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另一方面,长期依赖低价策略可能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消费者可能会认为遇见小面的产品品质与价格相匹配,从而对品牌的价值认知降低。此外,低价策略也容易引发行业内的价格战,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地域局限待突破
自2023年以来,遇见小面明显加快了开店速度,2022-2024年,其新开门店分别为43家、92家、120家。快速扩张虽然有助于遇见小面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但也带来了诸多隐忧。随着门店数量的快速增加,管理难度大幅提升。不同地区的门店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和经营挑战,如何确保所有门店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运营,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致性,是遇见小面面临的一大难题。快速扩张还可能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快速扩张还可能带来人力资源瓶颈。
截至2025年4月5日,遇见小面拥有门店380家,其中广东市场门店250家,占比65.79%,广州门店最多,为117家,占比30.79%。从城市等级来看,其门店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截至2024年年底,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合计门店为288家,占比为80%,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仅为69家,占比约19%。门店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广东地区,虽然有助于遇见小面在优势区域深耕细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一线城市和广东地区的市场饱和度相对较高,竞争激烈,继续拓展的难度较大。而二三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虽然消费能力相对较低,但市场潜力巨大,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如果不能有效拓展下沉市场,遇见小面将难以实现更大规模的增长。
此外,海外市场也是餐饮品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虽然遇见小面已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开设了6家餐厅,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仍然有限。拓展海外市场不仅需要面对文化差异、饮食习惯不同等问题,还需要解决供应链、运营管理等一系列挑战。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