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前言

这段时间一些西方国家想从中国手里获得稀土“想疯了”。

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可是用尽了不少手段。

但他们都没想到,其实只要满足了一个条件,中方就会放开稀土管制。

与此同时,塞尔维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它们诠释着这个道理。

稀土

稀土,这个被称为 “工业维生素” ,可别小瞧它,现在很多行业没了它还真不行。

就拿这两年兴起的新能源汽车来说,稀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材料,据统计每辆纯电车需要消耗 5-10 公斤钕铁硼。

除了汽车,像一些医疗、科技甚至军事也非常急缺,没了稀土材料一些军事就和废铁没什么区别。

所以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的好,稀土是不能少的。

但是好巧不巧,如今全球的稀土加工技术并不完善,而做的最好的就是中国。

非常自豪的说,中国的加工技术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状态。

中国有着全球92% 的精炼稀土产能,并且中国的能耗控制比国际同行低25%。

可以说中国稀土加工的好,还省钱。

而西方国家就不行了,就算他们有稀土依旧送到中国来加工,这也正是美国和欧盟的困境。

为了获得中国稀土他们是不择手段。

美欧手段

美国的策略简单直接,特朗普上台以来便对中国加征关税,最高达到了145%,目的就是通过关税施压让中国妥协,然后在稀土方面让步。

然而,这种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做法很快反噬自身。

中国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美国后院着火,经济一度下降,美国人甚至进行了上街游行,反抗着美国政权。

并且特朗普的这一“无底线”的行为非但换不来稀土,反而等来的中国强一轮反制。

据统计美国 83.7% 的稀土依赖进口,重稀土依存度更是高达 97%,F-35 生产线因钐钴磁体短缺面临每日 2.3 亿美元损失。

一些车企甚至来到了停产危机,这种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困境,迫使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日内瓦谈判后公开表示:“只要中国恢复稀土供应,美国将立即撤销所有贸易限制”。

欧盟的表现则更像个小丑。

一边是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在 6 月 25 日 “哭诉” 磁铁短缺对欧企造成 “非常、非常严重” 的影响,请求中方在下个月解决出口问题;

另一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在 G7 峰会上污蔑中国 “将稀土武器化”,甚至带着磁铁道具现场表演 “政治秀”。

更讽刺的是,欧盟一边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一边又要求中方放宽稀土出口,这种 “既要又要” 的吃相太难看。

友好国家的 “特权”

与美欧的焦头烂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塞尔维亚的 “底气十足”。

6 月 29 日,武契奇在贝尔格莱德展示了中方的回信,明确表示中国将 “加快” 对塞稀土出口审批,并强调 “任何出口限制都不是针对塞尔维亚这样的友好国家”。

这一承诺,让斯特兰蒂斯等在塞设厂的欧洲车企如释重负:当菲亚特熊猫和雪铁龙 C3 生产线因原材料短缺陷入困境时,塞尔维亚政府的协调让中方迅速响应,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

这种 “特权” 的背后,是中塞两国历经考验的 “铁杆友谊”。

2021 年,当塞尔维亚在新冠疫情中孤立无援时,武契奇含泪向中国求助,中方迅速派遣医疗专家组并援助物资,帮助这个人口仅 700 万的国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的情谊,在四年后的稀土博弈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优势。

正如武契奇所言,塞尔维亚的稀土获取 “必要条件是通过审核,但充分条件是对华友好”。这种逻辑,也让美西方终于意识到:在稀土问题上,政治互信比经济施压更有效。

其实中国对于稀土放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多次强调,稀土出口管制是基于军民两用属性的国际通行做法,而非针对特定国家。

据统计截至 6 月,中方已批准一定数量的欧盟合规申请,许可证发放率从 25% 提升至 60%,避免了欧洲大范围生产中断。

这种 “精准滴灌” 的策略,既维护了国家安全,又展现了大国担当,正如武契奇所说,中国不是不卖稀土,只是对 “友好国家” 更开放。

全球博弈的终局

特朗普的 90 天关税豁免期即将在 7 月 9 日到期,这场由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正进入关键节点。

武契奇的 “友情牌”,不仅点破了稀土博弈的本质,更可能改写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施压拉拢盟友时,中国却用 “友好国家” 的绿色通道,向世界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在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更有说服力。

对美西方而言,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美国前两次世界大战中靠 “武器军火商” 身份获利,却在稀土博弈中暴露了产业链短板:即便拥有稀土矿,也缺乏提纯技术,最终不得不依赖中国。

欧盟则在 “对华强硬” 与 “经济利益” 间摇摆,既想享受中国市场的红利,又不愿放弃意识形态偏见,这种矛盾心态让其在稀土问题上屡屡受挫。

而对中国来说,稀土政策的核心始终是 “战略自主和国际责任”。

通过建立出口许可制度和全流程追溯系统,中国既防止了资源流向军事用途,又为友好国家提供了便利。

这种 “非歧视性” 原则,不仅符合 WTO 规则,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言,中方愿与各国加强沟通,共同促进合规贸易。

总之,武契奇的 “传话” 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在全球化深度交融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仅凭霸权地位赢得资源,唯有真诚合作才能破解困局。

当美欧还在为稀土 “一哭二闹” 时,塞尔维亚的成功案例已经证明:中国稀土的大门,永远向友好国家敞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财经   稀土   随便   条件   方可   中国   塞尔维亚   美国   中方   欧盟   国家   友好   关税   短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