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周总理到朝鲜访问时,获得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的热情欢迎。
当时的中朝两国正值蜜月期,可金日成却派人来到中国,企图寻找东北曾属于古朝鲜的证据。
周总理得知后,为避免远东局势紧张,用一句话巧妙地应对了过去。
在朝鲜战争签署停战协议后,为了让朝鲜百姓能安稳和平地生活,中国人民志愿军率先从朝鲜撤离,并在1958年周总理访问朝鲜时,与金日成联合发表声明,目的就是为了促使美军和其他外国军队尽快撤离朝鲜半岛。
当时的朝鲜国内一片祥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时,也获得了朝鲜百姓的热情欢送。
可谁又能想到,就是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下,金日成却借机派人到中国留学考察,并借此机会寻找中国东北曾属于古朝鲜的证据,想以此来为朝鲜谋取更多利益。
以我们后来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很显然,中国东北地区和古朝鲜没有半毛钱关系,最多也只是两地的文化和经济方面有一定联系和影响。
毕竟无论是后来的李氏王朝,还是汉末公孙家族的诸侯势力,在某种程度上都象征着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
更不用提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朝鲜国内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而对于当时的中国学者来说,秉持着中朝友好关系,古朝鲜历史也是尽量去不谈,避免触发什么别样的情绪。
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金日成却还是派了一名学者,假借到中国留学,然后趁机暗中调查。
这个朝鲜学者名叫李趾麟,到北大之后,师从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学习中朝历史相关的知识。
虽说历史研究对一个国家也很重要,毕竟以史为鉴有利于政治决策,历史考察也有助于弘扬文化自信力。
但对于当时的朝鲜来说,百废待兴之际比起考察历史,派出的留学生更应该是数理化相关专业的,这也让顾颉刚产生了些许怀疑。
顾颉刚把自己的想法写到了日记里,明面上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像普通老师一样教授这个朝鲜学生历史相关知识,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就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李趾麟编纂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朝鲜史,这对当时的朝鲜来说是相当不易的。
果不其然,这套研究文献后来不仅在朝鲜获得一致认可,就连在韩国学术界也很受欢迎。
为什么朝鲜半岛对自己的历史会有这么大执念呢?
前面提到过,整个朝鲜半岛对自己的历史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原因就在于,朝鲜半岛长期都没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字,以至于唐朝之前的朝鲜史都只能从中国史书中寻找只言片语进行拼凑。
这是客观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外因”,那就是近代以来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再后来成为冷战的牺牲品。
这些悲愁交错的心态和急需进步的感情,时间一长,就很容易造就朝鲜半岛两个政权十分特殊的“大国梦”。
和韩国类似,朝鲜一开始也把崛起的重点放在了中国身上,金日成派李趾麟到中国“留学”,目的就是想办法到中国东北实地考察,寻求古朝鲜发源于中国东北的痕迹。
可即便国内专家学者出于大局考虑没有干涉,李趾麟其实也找不到什么所谓的证据。后来他所编著的《古朝鲜研究》这本书,里面大部分也只是讲述了高句丽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本质上并不能证明什么。
根据《汉书》记载,虽然在乐浪郡的周边乡野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用器皿吃饭,用字符记录事件,但饮食方面还是以温饱为主,并没有衍生出像中国这样的文化习俗。
再加上中原王朝长期对朝鲜半岛的管辖,朝鲜半岛的文化习俗难免会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没有衍生出独立的文化习俗,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所以说,金日成即便有心调查古朝鲜的起源,最后查来查去依旧会只查到中国古代历史,至于更久远的上古时期,的确是没有考古史料可以证明。
但这件事放在当时,如果公然把话挑明,必然会影响到中朝两国的友好关系。所以包括顾颉刚在内的专家学者,都尽可能地把怀疑给压了下去。
反正对方什么也查不到,说开了又怕双方脸面上不好看,因此就不再过多提及,顾颉刚也只是在日记里简单做了记录。
可谁也没想到,作为“留学生”的李趾麟在查到一些朝鲜半岛的历史后,竟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没日没夜地找史书翻阅,最后也难免传到周总理的耳朵里。
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很微妙。周总理如果放任李趾麟继续考古,势必会中朝两国的地缘政治;但如果明令禁止,也恐伤了两国的友好感情。
这时,就到了展现周总理超高情商的时候了。周总理在朝鲜方面提出考古请求时,看似随口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看古朝鲜未必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朝鲜人民的生活习惯与中国福建地区很相似,有些词汇的发音也很像,可能是古时候渡海到了朝鲜半岛。”
周总理这番话不仅转移了注意力,并且即便朝鲜方面详细考察,也是能找到一些史料依据的,但更多的还是从从侧面暗示朝鲜,东北地区并不是古朝鲜的发源地。
虽然到了现在,古朝鲜的历史文化已经有了更明确的史料考证,但周总理当时说得这番话,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可能会发生的争议,这样的语言智慧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