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绝美的奇女子夏姬,无数男人为她疯狂,杀三夫亡一国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一位女子,一具身体,被争夺,被赠送,被利用。

三夫毙命,一国覆亡,两个大臣惨死。史书骂她不检点,真实却远比污名更残酷。

绝色惊国

郑穆公的亲生妹妹,郑国公主夏姬,自小容貌惊人。

民间传她“肤白如雪,目若秋波,行则风起,笑而城倾”,春秋列国虽尚武,但对美色依然毫无抵抗力。

可她的命运,从未掌握在自己手中,十几岁时,被迫远嫁陈国,理由不是联姻,是为了遮丑。

事发在她与同父异母的兄长——公子蛮之间。

二人私情藏不住,三年同居,宫中早有流言,宗族震怒,穆公难堪,唯有将妹妹,打包送出郑国。

三年之后,公子蛮暴毙。

年纪轻轻,身体健壮,突然身亡,巫师说是阴阳不调,男人阳气被吸干。

民间便传:夏姬天生克夫,更有人编出梦境,说她梦得《素女之术》,能“采阳补阴”,吸人精血,换得容颜永驻。

这类话,虽荒唐,但易传播,越是诡异,越能在民间流行。

到了《东周列国志》,已经把她写成蛇蝎妖女,房中术高手,可当时的陈国人,不是看不出这只是借口,他们怕,也信。

嫁到陈国的夏姬,夫婿是贵族夏御叔,性格老实。

婚后不久,生下儿子夏征舒,风波暂平,但十二年后,夏御叔暴病而亡,陈国人炸锅,纷纷指向夏姬:“又是她。”

这一次,谣言更疯狂,说她“吸血三日,取夫命脉”,甚至有妇人说“夜见其窗透红光”。

但最震撼的,不是这些传言,是陈灵公。

陈灵公沉迷酒色,对夏姬起了贪念,公主寡居,身份尊贵,本不该碰。

但灵公不仅碰了,还拉上两位心腹孔宁、仪行父。

三人进出夏姬宅邸,毫不避讳,朝堂上下哗然,但无人敢言,有人说她是魅惑人心,也有人说她不过是被迫接受。

此事连《诗经》都写了。

《株林》诗曰:“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意思是春光好色,女思男急。

但在当时,这首诗被拿来讽刺陈宫荒淫。

丑闻终于压不住,夏征舒长大成人,母亲遭受羞辱,他无法忍受。

一日,他持剑直闯宫中,将陈灵公斩于殿上,血溅御座。

孔宁、仪行父仓皇逃出,征舒自立为君,此事在列国震动,有人赞他孝义,也有人说他借口夺权,但无论如何,陈国已彻底乱了。

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楚国趁乱出兵,一战定局,陈都沦陷,征舒被酷刑示众。

陈国,自此亡国。

这一连串事件,从宫闱丑闻,到君主被弑,再到国破人亡,全围绕一人:夏姬。

变故连环

陈国灭亡,夏姬被俘,但她的命运并未终结,楚庄王看到机会,将她赐给手下大将连尹襄老。

赐婚,是奖赏,更是政治安排,襄老不敢拒绝,只能迎娶这位“祸水美人”。

两人婚后未久,襄老战死,尸骨未寒,丧礼未完,家中发生惊人之变。

连尹之子黑要,不顾礼法,不顾人伦,竟强占继母夏姬为妻。

这不仅是丧尽天良,更触碰楚国底线,国人惊骇,朝堂议论纷纷。

最愤怒的是巫臣,巫臣早有意迎娶夏姬,黑要的行为,被他视作奇耻大辱,加上宫廷党争日烈,巫臣索性叛逃。

他带上夏姬,一夜逃离楚国,直奔晋国。

这一逃,等于叛国,楚国震怒,下令灭其全族,巫臣的家人、亲戚,凡登记在籍,全部斩首。

楚国王宫血流成河,老小无辜,尸横遍地。

但巫臣不是空手而逃,他带走了整套楚军制式,和作战计划,加入吴国,辅佐吴王阖闾,短短几年,将吴国打造成,能与楚国抗衡的强敌。

吴军首次北伐,大破楚军,烧营三十,斩将五人,连年战事,使得楚国元气大伤。

老将子反、子重,年迈无力,疲于奔命,终死于征战之中,二人若无吴国威胁,本可善终,皆因巫臣之叛、夏姬之事,间接送命。

至此,夏姬已牵动四国政局,楚、吴、陈、郑,无一例外被她卷入。

三夫身亡,一君被弑,一国灭亡,两卿死于战事。

可在这一连串血雨腥风中,有没有人想过:她到底想要什么?有没有资格决定自己的命运?

夏姬,一直在被决定。

妖名之辩

“红颜祸水”,千年来成了夏姬的标签,但历史从未只因一人倾覆。

说她“采阳补阴”,说她得“素女传术”,说她永葆青春、魅惑天下男子。

这些说法,几乎全出现在野史与演义中,《左传》《史记》寥寥几笔,并无半字巫术描写。

最早散播这些言论的,正是那些政治失败、或羞于启齿的男人。

他们不能承认败于敌手,只能推到女人身上,宣称“女子有术,蛊惑君臣”。

孔宁与仪行父,与陈灵公共侍一人,若非史书记载,世人难信,可他们从未因此受责,反倒全归咎于夏姬一个。

陈灵公荒淫不道,征舒弑父自立,楚庄王拿人做筹码,巫臣私奔灭族。

这些都是男性的权谋与选择。

可史书不骂他们乱,不骂他们逆,只说她妖。

《列女传》更甚,说她“色动九州,祸乱三君”,一笔带过男人的主动,将责任全数写在女子身上。

这种叙事,是选择性的历史记忆。

它不关心事件真相,只看谁便于承担罪名,夏姬太美,太惹眼,便成了替罪羊。

她从未有过真正的选择。

郑穆公将她远嫁,是为遮丑;陈灵公将她当玩物,是为享乐;楚庄王将她赐人,是为拉近功臣;巫臣带她逃亡,是为换取兵权。

像一块印章,被权贵之间传来传去,没有人问她愿不愿意。也没有人让她自己说话。

直到巫臣带她离开,史书说“携夏姬奔晋”,却不写她是否甘愿,在那段旅途之后,再未出现于战史政局。

千年回响

夏姬的故事,没有结束,只是换了形式,变成诗里的讽刺,小说中的女妖,议坛上的戒训。

《诗经·株林》借她影子,警醒君臣荒淫;

《东周列国志》将她妖化为祸水源头;后世文人,乐于谈她美色,却少提她身世悲苦。

陈国覆灭,本质是权臣骄横、君主荒淫;楚国衰败,根在内斗分裂、边患不断。

但人们宁愿说:是她,带来这一切,这样省事,也安全。

每逢朝局不稳,总有人旧调重弹,说“国亡皆因女色”,夏姬成了方便的模板,拿来教育女子,恐吓男子,提醒君主要“拒美色以守大业”。

真正的失败,却从未因她而起。

吴国的崛起,确实与她有关,若非巫臣之叛,吴国不可能,在十年内兵强马壮,能与晋楚争锋。

她像一只蝴蝶,扇动了权力斗争的风暴,历史结构随之一变。

但那是男人斗争的后果,不是女子施咒的结果。

她的故事,也影响了后世,女性形象的建构。

从汉代列女,到唐宋话本,甚至近代文艺剧本,“夏姬”这个名字早已超越个人,成了“女性诱惑力”的代号。

人们不记得她被强占,被夺,被流放,只记得她“艳冠诸侯,惑乱春秋”。

千年之后再看夏姬,真正震撼人的,不是她毁掉的男人,而是她所承受的权力结构。

一位女子,被作为工具摆布,却背负了所有失败的因果报应。

她不是妖,也不是圣,是在乱世中试图自保的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东周   楚国   男人   吴国   荒淫   祸水   史书   美色   君主   春秋   女子   疯狂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