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后,多吃5种“高铁菜”,补血益智,去困解乏,生龙活虎入夏

谷雨过后正是春夏的交替季节,此时气温越来越热,烈日照射下的南方地区中午都要到30度了,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感到疲倦乏力。

随着气候的改变,人们在饮食上也应该随时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季节的变化,此时应注重补血养气,增强免疫力,为入夏打好基础。

谷雨后,建议大家多吃5种“高铁菜”,帮助大家在春夏之交补血益智,去困解乏,让人精神饱满,活力充沛,生龙活虎迎接夏天!

到底是哪5种春夏应季的“高铁菜”,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黑木耳

黑木耳被人们誉为“素中之荤”,铁含量极高,每100克含铁约98毫克,是猪肝的5倍,它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

推荐吃法:黑木耳炒肉

做法步骤:

1. 先将干黑木耳放入温水中,注意不要用滚烫的开水,用温水泡发30分钟,去根将黑木耳上面的泥沙仔细清洗干净,撕成小朵。

2. 接着将猪瘦肉切片,加1勺生抽、少许盐、半勺淀粉、少许油拌匀,腌制10分钟。

3. 热锅倒油,先下入蒜末炒出香味,再放入肉片快速翻炒至变色,盛出备用。

4. 锅中再加少许油,倒入木耳翻炒2分钟,可以加入少许青红椒继续翻炒。

5. 将肉片倒回锅中,加1勺蚝油、少许盐、少许鸡精进行调味,翻炒均匀即可。

二、红凤菜

红凤菜,又称“红皮菜,血皮菜”,富含铁、维生素A和花青素,它的汁液呈紫红色,炒熟后口感滑嫩,味道清香,非常适合春夏食用。

推荐吃法:清炒红凤菜

做法步骤:

1.先将红凤菜摘去老茎,能够用手掐断就表示可以吃,如果用手掐不断,那就太老了,需要舍弃,然后放入清水中洗净沥干备用。

2. 将蒜头切碎,热锅倒油,下入蒜末爆香。

3. 接着放入红凤菜,用大火快炒1分钟左右,加入少许盐、少许鸡精进行调味即可。

三、猪肝

动物肝脏的含铁量都比较丰富,尤其是猪肝,是补铁的最佳食材之一,每100克含铁22.6毫克,还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改善贫血、增强视力。

推荐吃法:猪肝瘦肉汤。

做法步骤:

1. 将菜市场买的猪肝,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去除血水,然后将猪肝切片,放入碗中,加入少许盐,少许料酒,少许生姜腌制去腥。

2. 接着放入淀粉,将猪肝充分与淀粉均匀融合,然后加入少许食用油,加入油可以防止猪肝粘粘在一起。

3. 锅中加入清水,水烧开后,放入姜片、加入瘦肉,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5分钟。

4. 接着倒入猪肝,加入加入枸杞、少许盐,少许鸡精进行调味。

5.再煮2分钟,撒入少许葱花,即可出锅,猪肝不能煮太久,不然会发苦发涩,影响口感。

四、菠菜

如今正是吃菠菜的季节,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K,有助于补血、增强记忆力,搭配鸡蛋炒制,营养互补,味道鲜嫩可口。

推荐吃法:菠菜炒鸡蛋

做法步骤:

1. 先将菠菜去掉头,然后放入盐水中浸泡半小时,去除农药残留,接着将菠菜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2. 打2个鸡蛋,将蛋液搅拌均匀,锅中热油,油温六成热下入鸡蛋,将鸡蛋煎制两面金黄凝固,盛出备用。

3. 锅中放油,先下入蒜末炒出香味,再下入菠菜翻炒,加少许盐调味。

4. 倒入鸡蛋,加入少许蚝油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五、红苋菜

红苋菜也是如今的应季蔬菜,红苋菜的铁含量是菠菜的2倍,且富含钙、维生素C,红苋菜做法简单又美味,适合春夏食用。

推荐吃法:蒜蓉炒红苋菜

做法步骤:

1. 首先我们要将红苋菜清洗干净,由于红苋菜杂草比较多,需要先挑出来,然后摘去老根,沥干水分备用。

2. 接着蒜头切碎,热锅倒油,下蒜末炒香。

3.放入红苋菜,一定要用大火烹饪,将红苋菜翻炒至变软,加少许盐,少许鸡精调味即可。

谷雨后,天气渐热,人体容易疲劳、气血不足,建议大家多吃这5种“高铁菜”,不仅能补血益智,还能去困解乏,让人精神焕发,活力满满地迎接夏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谷雨   苋菜   解乏   翻炒   黑木耳   生龙活虎   猪肝   吃法   菠菜   放入   步骤   做法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