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雍正的后妃你会想到谁?
是出身尊贵还颇得宠爱的年贵妃?
还是少年结发陪伴一生的皇后乌拉那拉氏?
或是......
但是今天提及的这位雍正帝的后妃,她出身不如乌拉那拉氏高贵,容貌不如年贵妃出众,却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好运气。
雍正在世时,她是雍正晚年最后一位宠妃,甚至还在雍正56岁那年为他诞下了最年幼的皇子。
雍正死后,她凭借出众的后宫生存智慧和唯一的儿子,竟让乾隆帝为她养老送终。
那么这个让人琢磨不透的妃子是谁?
如果提到谦妃刘氏,想必大家的脑海里都会有许多问号。
但是如果提到《甄嬛传》里的沈眉庄,或许大家的印象就会深刻了许多。
没错,沈眉庄的历史原型就是这位谦妃刘氏。
1714年,刘氏出生在一个包衣家庭。她的父亲刘满,在当时担任管领一职。
刘氏的出身不算高,甚至连内务府举办的三年一次的选秀都没资格参加。
但是由于她的父亲是雍正的管领,这才让她有了机会进宫。
不过在刚进宫时,刘氏还只是一个小宫女。
每天和其他宫女一样,天不亮就要起床工作。
白天要干扫地、缝纫、端茶倒水各种活,晚上要和大家挤在大通铺。
刚进宫那会刘氏还因为年纪小,经常犯错被管事嬷嬷教训。
每到这个时候,刘氏都会捧着自己红扑扑的手掌心,趁着晚上大家都睡着了流着眼泪望着家的方向。
但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刘氏出落得越来越标致,做事情也越来越灵敏,她也被安排去了雍正帝的住处打扫卫生。
然而就是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工作调动,竟改变了刘氏的一生。
那年秋天,前方战事告急,雍正连续几天都不眠不休地待在御书房。
此时首领太监苏培盛看到雍正这个样子急得团团转,但他又明白雍正的性子,劝是肯定不能把他劝回去休息的,只能一批批换人轮流伺候着雍正。
而刘氏,也在这些人当中。
每次逢刘氏当值,她都会在身上挂一个百合香囊,香囊的香气不浓,但细闻上去却沁人心脾。
这天晚上又轮到她当值伺候雍正,她给雍正添完茶、研完磨之后就安安静静地在一旁站着,并没有多说一句话。
她话不多,却十分有眼力劲儿,手脚也利落。
每次雍正帝的茶水喝完还不等说话,她就给续上了。
直到深夜时分,雍正不管什么时候拿杯子,都能喝到温度适中的茶水。
这让他在繁忙之余也会偶尔抬眼看一下这个伺候周到的小姑娘。
不知又过了多久,雍正帝处理完了政务,如释重负地靠在了龙椅上准备闭目养神。
刘氏见状,赶紧去把最晃眼的几盏烛火剪去了灯芯。
雍正感觉到光线变暗,缓缓睁开了眼,这是他第一次正视这个一直以来伺候自己的姑娘。
在烛火的衬托下,刘氏的脸庞显得有些红润,活脱脱就是一个情窦未开的少女。
这让年过半百的雍正,内心再次泛起了爱情的涟漪。
雍正让她上前去问了她几句话,刘氏都不卑不亢、应答如流。
雍正问她:朕让你上前来答话,你不怕朕吗?
刘氏则答:皇上是天下万民的保护神,哪有害怕保护神的道理。
这话哄得雍正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雍正看到了刘氏腰间别的香囊,便询问这是什么?
刘氏解释说:这是百合香囊,看到皇上最近因为政务经常忙碌到深夜,特意做的,希望皇上闻到可以缓解一下因为忙碌带来的头疼。
雍正被这个女子的巧思打动了,他对着刘氏说:怪不得朕最近时不时能闻到百合的香气,就连熬夜的时候头也不是那么疼了,你是功臣啊。
听到这话,刘氏慌忙跪在地上连称不敢。
当天深夜,刘氏就留在了雍正的寝宫。
第二天一早,雍正就晓谕六宫:封宫女刘氏为刘答应。
按理来说宫女晋封都要从官女子开始,但刘氏却一跃就成为了答应,由此可见雍正对刘氏的宠爱程度。
不过好在,刘氏没有显赫的娘家,所以也没有什么后妃的嫉妒。
刘氏成为刘答应之后,雍正三天两头就是赏赐,而且几乎只要来后宫都会翻她的牌子。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氏得宠,连带她的父亲升官不说,她整个家族都得到了抬旗的荣誉。
而刘氏也深感雍正的好,更加用心地照顾雍正。
于是在她被封为刘答应的第二年,她就从答应晋封为常在了。仅仅三个月后,雍正又把她从常在封为了贵人。
这种晋封速度,在雍正的嫔妃里绝对是独一份。
本以为到这里刘氏就已经很幸福了,但她的福气还在后头。
被封为贵人两年后,刘氏就被御医诊断怀孕了。
要知道当时雍正已经55岁了,年过半百的年纪自己又要当爹了,可想而知他得有多高兴。
加上雍正本身就不如自己老爹康熙的孩子多,刘氏怀孕后更是成了金疙瘩。
雍正只要一有空就往刘氏宫里跑,看着刘氏越来越大的肚子,雍正经常高兴地说:这个孩子一定是个健硕的皇子。
这话还真让雍正说对了,在他56岁那年,刘氏给他生下了幼子——六阿哥弘曕。
这个孩子的到来让雍正大喜过望,在六阿哥出生第二天他就封刘氏为谦嫔,直接位居一宫主位。
到现在为止,刘氏从答应到嫔位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时间。
不过好景不长,刘氏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雍正去世了。
雍正去世后,四阿哥弘历继位,史称乾隆帝。
起初刘氏还担心新帝即位,她和自己的儿子会没有好日子过,但乾隆帝很快就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刘氏,她想多了。
乾隆刚登基,就加封刘氏为皇考谦妃,待遇比以前好太多了。
而面对弘曕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弟弟,乾隆帝则直接把他当儿子去养了。
据说有一次,弘曕在圆明园内玩耍,乾隆看到了他,就叫他上前去想和他说说话,结果他说害怕皇帝哥哥,一溜烟跑掉了。
乾隆虽然有点不开心,但谁让这是自己的弟弟呢,他就把太监们责骂了一顿。
后来乾隆又是亲自挑选了名家教弘曕读书,让弘曕增长学识。
不过因为乾隆的娇惯,还是出了问题。
弘曕长大后喜欢积攒钱财,还霸占平民的地产,这让乾隆很不满意。
终于有一天他把弘曕传进宫痛骂了一顿,还把他的爵位给抹了。
结果可到好,直接给弘曕吓得一病不起了。乾隆又心疼了,赶紧把他的爵位还给了他,不过没多久,弘曕还是抑郁离世了。
可怜的谦妃,幸运了一辈子,结果碰上个这么倒霉孩子,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弘曕离世后仅两年,刘氏也在思念亲子的凄苦中离世。
刘氏离世后,对于乾隆帝来说,自己又少了个家人,便决定为她停朝三日,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刘氏的无上殊荣。
刘氏是一个在史册中笔墨清淡的女子,她的一生,没有大起大落,勉强算得上平安喜乐。
她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却正是封建时代后宫女子最真实的写照。
她的前半生充满了运气,遇见了一切美好,却在晚年又失去了一切。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