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刚回国,中方大礼就送上门,250万吨石油加速运往中国

普京从中国回来没几天,北京那边就直接扔出两个大动作,一个是给俄罗斯人来华免签,另一个是多加250万吨石油供应。这事儿听着就觉得中俄关系铁得不行,尤其在现在国际形势这么复杂的情况下。普京这次访华本来就规格高,带了三位副总理、十几个部长,还有一堆企业老总,足足待了四天,从天津的上合峰会到北京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签了20多份合作文件。结果他一走,中方这些政策就跟上,简直是雪中送炭。咱们一步步说说这背后的门道。

先说普京这次中国行的来头。2025年8月31日,普京飞到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这峰会本来就是中俄等国推动的平台,讨论安全、经济这些事儿。普京是第一个确认出席的外国领导人,早几个月就表态要来,显示出俄罗斯对这个组织的重视。峰会结束后,他直接转战北京,参加9月3日的阅兵式。这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普京作为嘉宾出席,象征中俄在二战历史上的同盟关系。整个行程四天,普京的团队覆盖经济、能源、远东开发、国防这些关键领域。俄罗斯媒体自己都说,这种规格的访华阵容在历史上少见。普京带队这么大,目的很清楚,就是想在中俄合作上多落点实锤项目。

访华期间,双方谈了不少实质内容。能源是重头戏,中俄签了多项协议,包括扩大天然气贸易。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廖夫透露,普京走后,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供应总量定在每年1060亿立方米。这不光是数字,背后是管道建设和市场保障。俄罗斯2024年对华原油出口已经1.08亿吨,占中国进口的近20%,管道天然气31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860万吨。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能源买家,这合作稳住了俄罗斯的财政,也帮中国分散进口风险。普京访华前,俄罗斯政府就批准了修订中俄石油协议的草案,把供应上限从1000万吨提到1250万吨,期限延长到2034年。这里面就包括那250万吨的增量,通过哈萨克斯坦中转。

石油这事儿得细说说。5月20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公开表示,中国提出要多要250万吨石油,俄罗斯愿意保障供应。路线不是直接走中俄边境的斯科沃罗季诺-漠河管道,而是通过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阿拉山口线路。这样做有几个原因,一是哈萨克斯坦管道容量大,能消化增量;二是避开一些地缘敏感区,稳妥点;三是拉哈萨克斯坦一起玩,三国能源合作更紧密。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已经在制定技术方案,预计很快就能落地。2025年,中俄能源合作路线图里明确把原油贸易提到3000万吨,这250万吨只是起点。俄罗斯石油公司罗斯石油这些企业,也在访华时谈了炼油和贸易项目。

为什么中方现在推这个增供?中国是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每天消耗量巨大,能源安全是头等大事。俄罗斯石油价格相对稳定,质量好,通过管道运来成本低。过去几年,西方制裁俄罗斯,中国照样买,2024年进口量就创新高。这次增250万吨,等于进一步绑定中俄能源链条。俄罗斯那边也需要这个市场,制裁下欧洲买家少了,中国成了救命稻草。双赢的事儿,谁都不想放过。哈萨克斯坦从中受益,管道过境费和维护合作都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整个链条一通,能源流动更顺畅。

再说免签政策,这可是普京回国后中方直接送的另一份礼。9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宣布,从9月15日到2026年9月14日,俄罗斯普通护照持有者来中国免签,停留不超过30天,适用于商务、旅游、探亲、交流和过境。消息一出,俄罗斯那边反应热烈,普京9月4日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说,这是非常友好的举措,俄罗斯也会对等实施,让中国人去俄罗斯也方便。俄罗斯外交部也提醒公民遵守中国法律,严格按目的旅行。

这个免签不是小事儿。以前俄罗斯人来中国办签证,得跑使馆填表等好几天,现在直接拎包上飞机。反过来,中国人去俄罗斯也省事儿了。两国边境长,航班多,这政策一落地,人流肯定爆增。数据显示,2024年中俄旅游互访已经回暖,中国游客去俄罗斯看西伯利亚、莫斯科红场,俄罗斯人来中国逛故宫、吃小吃。免签后,商务人士谈项目更灵活,学生交流、家庭探亲都容易。长远看,这拉近两国老百姓距离,文化经济联系更深。俄罗斯旅游业联盟都说这是惊喜,预计赴华游客会继续创新高。

中俄关系走到今天,不是一天养成的。普京执政25年,中俄从战略协作伙伴变成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多亿美元到2024年的2400多亿。能源是支柱,但不止于此。上合峰会签的协议覆盖航天、人工智能、投资保护。俄罗斯带的企业老总们,谈的都是实打实的项目,比如远东开发区的投资。普京强调,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搞小圈子,就是正常大国交往。这话听着接地气,但内涵深,在当前美西方围堵下,中俄抱团取暖是理性选择。

美国那边肯定不乐意。过去几年,美国通过G7协调,威胁谁买俄罗斯石油就制裁谁,还加关税。中国不鸟这套,该买买,该签签。特朗普甚至说过要因中国买俄油提高对华关税,但最近又暂缓了,说是和普京谈乌克兰有进展。事实是,中俄能源合作越走越近,美国的封锁计划泡汤。俄罗斯靠石油出口稳收入,应对制裁;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降低风险。哈萨克斯坦管道这事儿,更让美国头疼,因为它绕过了他们的影响力圈。

从大局看,中俄合作是多极世界的缩影。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这些平台让发展中国家有发言权。普京访华时说,支持中方的全球治理倡议,就是认可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两国本币结算比例高,避开了美元风险。未来,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谈判也在推进,预计2025年有突破。石油增供只是冰山一角,中俄在可再生能源、核能上也合作紧密。哈萨克斯坦作为中转国,地位升了,三方共赢。

当然,合作也有挑战。西方制裁没停,能源价格波动大。但中俄有共识,稳扎稳打。2025年是关键年,上合峰会后,联合项目落地多。石油通过哈萨克斯坦运来,第一批货9月下旬就启动,管道公司已经在调试。免签9月15日生效,机场边检准备好了。两国关系就这样,一步步往前推。

普京访华的代表团阵容,经济副总理谈贸易平衡,能源副总理聊管道扩展,远东副总理看合作区。国防部长也去了,安全对话是基础。这些细节说明,中俄不光经济绑紧,战略也同步。国际媒体热议北京阅兵,中俄朝同框,象征反法西斯同盟延续。但中俄合作是务实的,不玩意识形态那一套。

美国急眼有道理。他们的石油封锁失效,中俄贸易额还涨。2025年第一季度,中俄本币结算超90%。这对美元霸权是打击。欧洲买不起俄气,转头找中东,中国稳拿俄油,全球能源格局变了。普京说,中俄是稳定器,这话没错,在乱局中,两国合作给世界注入确定性。

未来咋样?石油增供后,中国西部炼油厂产能上台阶,俄罗斯收入稳。免签续签概率大,互免签时代不远。两国在AI、航天上合作,技术交流多。上合框架下,更多国家加入,中俄影响力扩。老百姓受益最大,旅游商务两旺。总的,中方这些大礼,普京肯定乐坏了,中俄关系就这样,越走越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财经   中方   大礼   中国   石油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管道   能源   峰会   美国   副总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