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新突破!100%国产1纳米刻蚀机震撼问世,芯片行业迎变局

文/红墨

编辑/世界

成品率的“平方陷阱”:两次工艺为何这么难?

今年一直频频传来关于芯片的问题,大家对芯片的关注度也很明显的有所提升,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一个成功芯片的背后要付出多少的努力与亏损,就从数据来看,要是芯片制造的工艺流程从一次变成两次,成品率掉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就拿常见的情况来说,一次工艺成品率能到90%,两次下来就是90%乘以90%,只剩81%了,这是实打实的平方关系。

要是第一次刻蚀成品率本来就低,比如不到10%,那两次之后直接就剩1%,几乎等于白干。

这个道理放在芯片行业里特别关键,尤其是现在大家都盯着高端芯片,每一步工艺的细微差别,最后都会影响到能不能量产、能不能赚钱。

之前看新闻里说,2023年某国产芯片企业尝试用两次曝光技术做7纳米芯片,刚开始成品率只有5%左右,后来花了大半年优化,才勉强提到20%以上。

这还只是实验室数据,真正量产的时候,成品率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现在大家关心的光刻机进展,还有芯片行业的发展,其实都绕不开一个关键设备——刻蚀机。

中国在刻蚀机这块一直做得不错,最近还出了大新闻,说是突破了1纳米的技术。

1纳米刻蚀机:精度0.02纳米的“原子级雕刻刀”

最近有媒体报道,国光量超发布了1纳米离子束刻蚀机,直接突破了芯片原子级刻蚀技术的垄断,这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绝对是个大消息。

还有中微半导体,他们自主研发的冷等离子体刻蚀机,也成功实现了1纳米级的工艺能力,核心精度能到亚埃级,也就是0.02纳米。

要知道,一个原子的直径大概也就0.1纳米左右,这意味着咱们的设备能在原子层面上精准雕刻材料。

这款设备还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搭载了超高频脉冲调制器技术,不管是氧化硅还是氮化硅,各种常用的半导体材料上都能干活,而且雕刻精度特别高。

跟国际上主流的2纳米设备比,整体性能提升了百倍,这标志着中国高端半导体设备终于冲进了全球先进行列。

可能有人不太明白,1纳米刻蚀机到底厉害在哪?不光是能刻出1纳米的细线,更重要的是精度能控制在0.02纳米,用离子束刻蚀的时候,要求线条上下必须笔直,不能有一点偏离。

因为芯片制造里覆盖的涂层得有一定厚度,太薄了就挡不住扩散,最后芯片性能会出问题,所以刻蚀的时候,差一点点都不行,这对设备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

大家常说的光刻机,其实跟刻蚀机是相辅相成的,光刻机的作用是把设计好的图形画在初始模板上,可后续不管是翻模还是照相,到了生产环节,都得靠刻蚀机把图形真正“刻”在芯片上。

所以刻蚀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芯片的良品率,之前听行业里的人说,某国际大厂曾经因为刻蚀机精度不够,一批12英寸晶圆直接报废,损失了好几千万,这也能看出来,刻蚀机对整个芯片生产有多关键。

套刻技术的取舍:细刻线背后的行业博弈

现在咱们有了这么厉害的刻蚀机,很多人会问,这对光刻机技术有啥影响?说实话,在刻线光刻机这块,咱们跟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所以才会用到套刻技术,也就是多次曝光。

这技术有点像相机暗房里的操作,用同一个底片多次曝光,利用两次曝光的位移差异,做出更细的刻线,现在咱们一些高端芯片的几纳米技术,就是靠这个方法实现的。

但套刻技术也有缺点,最明显的就是成品率问题,就像开头算的那笔账,一次工艺变两次,成品率呈平方下降,要是原来技术就不成熟,第一次刻蚀成品率低,两次之后良品率会掉得特别厉害,生产成本也会跟着往上涨。

还有个问题是图形尺寸,两次粗线叠加曝光出来的细刻线,细线之间的距离没法做得太近,这就导致芯片里的晶体管数量增长有限,而晶体管数量又跟芯片性能挂钩,所以就算刻线细了,性能提升也可能不如预期。

不过也不能说套刻技术没用,细刻线还是有实实在在好处的,首先是能节省能耗,其次是能提升芯片响应速度,芯片里的晶体管有个“山脊”结构,电子在“山脊”两端移动会形成PN结,这就是半导体效应。 “山脊”越薄,电子移动的距离越短,响应时间就越快,响应时间快了,电脑的主频才能提上去,计算速度也会跟着变快。

同样的计算任务,主频高的电脑用的周期更少,效率自然更高,而且线细了之后,芯片的耗能也会降下来,但这里有个矛盾点,要是晶体管做得太密,散热就成了大问题。

很多高速运算的芯片,性能不光受主频和响应时间影响,散热不行,性能照样上不去,所以为了保证散热,晶体管之间不能靠得太近。

大家平时用手机就能感觉到,有些国外手机晶体管集成得多,可一玩游戏就发热,然后就开始卡顿,这就是因为热得受不了,不得不降低运算频率,不然芯片可能会出故障。

国内一些手机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不会过度追求晶体管密度,而是在性能和散热之间找平衡,用户体验反而更好。

虽然套刻技术有不足,但能实现细刻线本身就是重大技术突破,而且这突破的核心,就是咱们的刻蚀机技术上来了。

有了高精度刻蚀机,套刻的时候才能保证每次曝光的精度,最后做出合格的细刻线。

这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意义特别大,之前咱们很多高端半导体设备都被“卡脖子”,现在刻蚀机突破了,相当于打开了一个缺口。

消息公布之后,国内很多半导体代工企业的股价都开始上涨,行业里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从长远来看,刻蚀机的突破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咱们在光刻机、薄膜沉积设备等其他关键领域也会慢慢赶上。

毕竟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只要坚持自主研发,未来在全球半导体行业里,咱们肯定能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现在芯片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的“心脏”,从手机电脑到汽车家电,都离不开它,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进步,不仅能让咱们不再被“卡脖子”,还能推动整个产业链升级,最后惠及到每个人的生活。

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看到更多国产高端芯片走进日常生活,中国半导体也会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科技   芯片   变局   中国   纳米   行业   成品率   技术   光刻   晶体管   半导体   精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