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打“明牌”,直接发百亿级激励资金,哪些省份接收到了?

央妈发钱逻辑变了:从“扶贫”到“奖优”

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首次拿到中央的“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

△来源:财政部官网


过去几十年,央妈转移支付主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通过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缩小区域差距。例如:2024年中央转移支付总额达10.04万亿元,大部分用于保障基层民生、工资和运转。

然而,这一模式逐渐暴露短板:
1. 部分地方依赖“等靠要”,发展动力不足;
2. 而经济强省虽贡献大量税收,却难以获得中央资金支持。



向来是“输血”支援其他地区的发达城市,为何也被纳入中央发钱的名单?杭州作为经济强市,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利好?


新政策的核心转变在于“奖优”
2024年中央首次设立400亿元“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北京、上海、深圳因财政收入规模大、质量高,分别获得23.5亿、15.6亿和8亿元奖励。
2025年这笔资金增加到500亿元,更多经济强市、强县被纳入激励范围。

这意味着,央妈开始用真金白银鼓励“优等生”——谁的经济活力强、税收贡献大、创新动能足,谁就能获得更多资源倾斜。


杭州的机会在哪里?

虽然这次杭州没直接上榜,但咱们有三大优势,未来很可能“分到蛋糕”:



【创新驱动“吃红利” 】

央妈明确要求激励资金用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而杭州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已形成集群效应。

例如,阿里达摩院、之江实验室等机构在AI、云计算领域的突破,可能为杭州争取更多科研专项支持。



【税收质量成关键指标】

激励资金的分配与地方税收增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占比挂钩。

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税收占比超30%,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这些数据将成为“加分项”。


【重大项目更易获专项债支持】

也明确专项债向“项目储备足、投资效率高”的地区倾斜。

杭州亚运后的城市基建升级、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保障房项目等,有望获得更大资金支持。


市民朋友们都关心的三大问题

问一:“中央发钱会减轻本地税负吗?”

短期看,激励资金不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税负,但长期可能通过产业升级带动就业和收入增长。

例如,若杭州拿到更多创新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增加,或将创造高技能岗位。毕竟只要企业搞创新、扩产能,就会创造更多高薪岗位,尤其是程序员、工程师等技术工种。


问二:“钱会不会被浪费?”

相信央妈这次会盯得很紧!
对资金使用提出硬约束,奖金必须用在“刀刃上”,激励资金需用于培育新产业、提升财政收入质量,比如:

  1. 搞科技创新(比如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
  2. 扶持制造业(比如杭州的智能汽车、生物医药)
  3. 培养赚钱的“新产业”(比如直播电商、跨境电商)


总之就是:
如果钱用得好,明年还能继续领;
如果乱花钱,以后就没份了!


问三:“房价会受影响吗?”

土地财政降温后,中央转移支付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补充。

杭州若通过产业升级稳住经济基本盘,楼市泡沫风险可能降低;

央妈给钱支持保障房建设,未来新杭州人、年轻人租房买房的选择更多,商品房炒作空间被压缩。
而保障房资金加码,或对刚需群体更友好。

另外,城市配套相对也会跟着升级:地铁、学校、医院这些民生项目,有了资金支持,建设速度可能更快。


发钱逻辑的转变,实质是打破“大锅饭”、推动资源向高效区域集中,就是鼓励城市“多赚钱、会花钱”。


对杭州来说,这既是肯定,更是倒逼——唯有在创新、税收、市场化改革上持续领跑,才能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城市竞争力。


而普通市民最期待的,或许是这些变化最终能转化为更好的就业机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杭州有产业、有人才、有创新底子,只要抓住机会,相信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明牌   资金   税负   杭州   红利   税收   专项   省份   中央   更多   财经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