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陪餐,真的很重要!

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和成长。在幼儿园,孩子们每天会吃三餐,上下午还有加餐,幼儿生长发育的80%以上营养素需要在幼儿园摄入。可见,幼儿园的营养餐对于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019年3月19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定》要求于4月1日起全面施行。


陪餐,看似简简单单,平平常常,但内涵丰富,大有学问。因为陪餐中有安全、有规范、有质量、有教育、有大爱、有监督。



陪餐,不是新鲜事

陪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坚持“保教结合”为基本原则的幼儿园,将保障孩子的健康作为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为孩子编制营养平衡的食谱、供给合理膳食,在每日用餐(点心)环节,以陪餐形式关注孩子的饮食状况,有助于教师或保育员了解所有孩子的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等,进而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孩子加强引导。


在国家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孩子营养健康方面的内容,比如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


由此可见,成人陪餐对于小年龄孩子的重要性。



陪餐,不是新形式主义

之前幼儿园规定不允许老师吃儿童餐,孩子们的饭菜是什么味道的?刚出锅的时候,新鲜的感觉是吃起来如何?园长老师们都只能间接地去了解。《规定》发布后,其中“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引发大家关注,其实“陪餐”并不是坐下来和孩子吃一顿饭这么简单。


从陪餐前的准备到整个陪餐过程,再到陪餐结束后的反馈,每一个环节都有陪餐人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陪餐人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及时发现、反馈和解决问题,让陪餐真正起到守护孩子健康的作用。


因此,《规定》开始施行后,各个幼儿园都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工作,明确陪餐的工作要求,细化与规范陪餐流程的每一个环节。


如果你觉得陪餐是一个任务,可能就无法很好地体验这份幸福;但是如果你能带着一份期待,就会觉得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拉近园长老师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园所的管理者、教师能够全方位地体验儿童的生活。



陪餐前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每一道程序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制度,做到人人监督,事事落实,关关紧扣,餐餐安全。


规范采购严格把关。采购员把住食品进货关,做到食品采购定点订购,追根溯源,有据可查。各种食品做到进货渠道正规,票证齐全。不收、不存腐败变质、霉变、有异味、生虫、污浊不洁等食品。定时进货。按照食谱需要进货,常用食品每周定量进货,不积压,先进先出,保质保量。


食材分类安全存储。食品储存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每种食材有标识,并注明保质日期。生食在冰箱内存放不得超过2周。定期检查。定期清理库存,及时检查处理过期、腐烂及变质食物;清理过期食品或感观异常食品。


卫生消毒规范执行。做好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严格按照除渣、洗涤、消毒、清洗、保洁等流程消毒餐具。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备定期维护、清洗、消毒;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定期清洗、校验。


陪餐时

老师陪着孩子一起进餐,介绍食物营养,品尝各种味道,和孩子们一起体味食物的软、硬、黏、脆、酥等特性,感受美食中的营养味道。


在此过程中,要仔细感觉食物的软硬是否方便孩子咀嚼、吞咽,饭菜的咸淡是否符合孩子的口味等。还要仔细观察全体孩子的进餐情况,对个别进餐较慢或不愿吃饭的孩子询问理由、倾听想法。


还可以积极有效地开展食育教育,感受炊事员老师的制作辛苦,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等健康的饮食习惯。


老师吃饭时端正的坐姿、正确的筷子使用方法、一口饭一口菜的咀嚼方式、饭后收拾整理桌面等行为,都是孩子们应该学习和模仿的。教师用行动示范教育孩子文明进餐。



陪餐后

陪餐人需要在陪餐后立即填写《陪餐记录反馈表》,包括陪餐的时间、班级、餐食、菜肴质量评价以及感受和建议等。一周陪餐结束后,将汇总所有的反馈意见,为下周的幼儿的膳食安排情况调整提供依据。


幼儿园的每日餐点是否可口、能否满足孩子的需求?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孩子!因此,很多幼儿园在陪餐过程中特别重视孩子对本次用餐情况的评价,通过投票、点评、对话等多种方式,了解他们的想法,收集他们对每日餐点的意见。


与大厨面对面


“吃鱼圆时,里面有鱼刺”“上午的点心有点单调”“苦味的菜我们不喜欢吃”……


在与大厨面对面交流时,孩子们直接表达自己对餐点的意见。


有时,幼儿园还会专门组织“我最喜欢和不喜欢的饭菜”“我给大厨提建议”等主题交流活动,让大厨及时了解到孩子们的口味、喜好及遇到的问题,研究出孩子们更喜欢的饭菜。


通过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吃一顿饭,从不同的视角更容易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陪餐,对于园长来说是发现保教问题的契机,是培养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途径。同时,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发挥家园合力,让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工作中。


1、食品安全“巡访组”

在实行“明厨亮灶”的基础上,有的幼儿园邀请家长组建食品安全“巡访组”,让家长来到营养室、食品仓库、食堂等,对配送、验收、粗加工、洗净、切配到烹饪等各个环节进行实地考察,与幼儿园共同把关食品安全。


2、家长“评审团”

幼儿园的每日餐点质量到底如何?有的幼儿园定期邀请家长代表作为“评审团”,对幼儿园的每日餐点进行试吃;有的幼儿园专门成立由家委会成员组成的膳食管理委员会,采用公开投票的形式,随机抽选两天的菜肴进行品尝。

参与“试吃”的家长会从食材新鲜度、菜肴外观、口感、切配、烹饪方式等多个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并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提出合理建议。


3、营养保健“小课堂”

为了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营养保健工作,熟悉孩子的饮食特点和需求,幼儿园通过开展营养保健“小课堂”等活动,由保健老师给家长分享幼儿食谱及营养保健知识,并根据陪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家庭饮食调整提供合理建议。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 为中国学龄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致力于帮助托育园&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化提升,为托育园&幼儿园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育儿   幼儿园   孩子   园长   大厨   食品   食品安全   餐点   营养   家长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