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夏天能松口气,结果这几天又闷又潮,昨天夜里哮喘突然就犯了,幸好家人及时把我送到了急诊。”直播间里,一位观众分享了自己的遭遇,字里行间透着后怕。“更没想到的是,在医院发现身边好几个都是类似情况,这季节对咱们的肺可真不友好!”
为何肺脏在夏季反而显得格外“娇气”?呼吸慢病患者如何提前避开季节限定版的伤害?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节目“湿热夹击,如何用妙方防暑护肺?”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呼吸科主任王玉光给出了专业解答,并分享了两个效果显著的护肺良方。
“最近湿热的天气,对肺确实是个考验。空气中的氧分压与空气湿度相关,核心原因水蒸气‘爱插队’,湿度越高,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多,水汽多了,氧气就被‘稀释’、其比例就小了。患有慢阻肺病、哮喘等呼吸慢病的患者本就容易呼吸困难,在湿热天气中吸入氧气就更艰难了。”
“此外,高温高湿的空气就像‘刺激信号’,一吸入就会触发气管的应急反应,即胆碱能受体激活,让支气管突然收缩,肺功能出现通气功能下降,气道阻力加重,尤其老年、超重者、男性的下降幅度更高。有数据显示,34℃高温时,FEV1平均下降约50毫升,相当于少吹出1/5瓶矿泉水量的气。”
“高温高湿的桑拿天,还是霉菌活跃的好时候,它们在墙角缝、衣柜后、卫生间里疯长。这些霉菌可不是老老实实待着的,它们会释放成千上万微小的‘孢子’飘在空气里,被大家吸进肺里。慢阻肺病、支扩、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且免疫力低下,更是这些真菌孢子的温床。”王主任讲道。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空调房了,夏天大家都待在空调房里,密闭空间空气不流通、空调板没有及时清理,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加上肺病病人一吹冷风受凉,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高温的危害往往与环境污染物形成协同效应、雪上加霜,包括与地面臭氧共同作用增强气道炎症、与颗粒协同增加肺部负担。单独出现高温天,或者单独PM2.5污染天,呼吸系统死亡风险会升高。但如果高温天和重污染天碰巧撞在一起,那么死亡风险飙升的幅度,能达到单独因素时的1.5倍到整整2倍,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放大效应。”
“在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哮喘相关急诊就诊量激增15-25%、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增高20-30%、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风险增高20%、空调病增多15-25%。”
如何避免肺脏受到暑湿的双重伤害呢?王主任首先推荐了一道取材方便、药食同源的方子——“甘豆汤”。
“这道甘豆汤的组成极其简单,仅需绿豆与生甘草按6:1的比例即可。绿豆清热解暑,生甘草则能解毒、调和药性并补益脾胃。熬制时有个小诀窍,绿豆一定要煮至‘开花’,即外皮裂开、豆沙析出,这样才能充分释放其有效成分。”
“大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口味,如果没有糖尿病,可适量加入糖增添风味,若是需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活动,比如户外作业、出行,或者感觉暑热灼人、汗出过多有脱水风险时,则建议在汤中添入少许食盐。”
王主任提醒我们,“炎炎夏日,过度贪凉是另一大健康隐患。长时间置身于冷气强劲的空调房,‘寒邪’便可能悄然侵入体内。这外来的寒气与夏季本有的‘暑邪和湿邪’相互纠缠,阻滞了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这正是中医所言的‘阴暑’。此时,可能会觉得感到头重如裹、肌肉酸紧、鼻塞流涕,甚至发热恶寒却汗出不畅。”
“针对‘阴暑’可用一剂经过验证有效的处方,由鲜藿香10克、白茅根15克、香薷6克、荆芥10克、银花15克、苏叶10克、白芷6克、生甘草5克组成。其中,鲜藿香、香薷、荆芥、苏叶、白芷能够辛温解表和驱散寒邪,白茅根和银花甘寒清热、解除内郁,生甘草调和诸药、固护中焦。此方在临床上已经帮助很多患者缓解不适,大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辨证选用。”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