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想到中国敢这么干,发行美债狂揽1182亿,美联储急刹车


利率与美国持平,但认购率却甩了美国几十条街,美国自己都要开始怀疑,难道自己发行的是盗版?今天就来讲讲最近金融市场发生的一件大事,中国发行美元债。

11月5日,财政部在中国香港成功发行了一笔美元主权债券,此次债券发行计划募集资金规模为40亿美元。

从绝对数值上看,该募资规模并非极为庞大,但实际认购情况却远超预期,全球范围内投资者对该债券的认购资金总额高达1182亿美元,认购倍数达到发行额的30倍,这一数字创下了历次美元主权债券发行认购倍数的最高纪录。其中,仅5年期债券部分的认购倍数就已飙升至33倍。

要知道,美国今年自己发债,其认购率只有2.5-2.7倍,而中国发行的美元债,认购率直接达到了30倍。

这不是赤裸裸打脸美国,在利率与同期美债持平的条件下,各国争相把钱借给你,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原因,就是看中了你的信用。

事实上,美国从发行美债那一天起,就没想着要还,眼下美债规模直接突破了38万亿美元,别说本金,就连利息都快还不起了。

以前的美国还可以借新还旧,发行新的美债,用新借来的钱却还上旧的债务,只要利息能准时到账,那么购买美债的人就不掀桌。

但近两年美国国债的利息支出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2024年的时候,美债利息支出已突破1.1万亿美元大关,直接超过了其军费开支,面对如此严峻的财务状况,就连特朗普也多次提及要进行相关改革,因为若连国债利息都无力偿还,美国财政体系或将面临崩溃的风险。

而面对这种情况,美国两党直接破罐子破摔了,反正已经还不起了,那就疯狂借钱。

这投资者一看,美国债务雪球是越滚越大,美国两党还经常因为借钱怎么花而吵架,美国政府刚刚关门了40多天,反观中国,贸易顺差不仅吊打全球,手上还有着巨额外汇储备,经济底盘也稳如磐石。

这么对比下来,中国发行的美元债认购率远超美国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关键问题又来了,中国并不缺美元,为何还要发美元债呢?

以前美国惯常采取的一种全球资本收割手段,就在于利用资本在战争与社会动荡环境下的避险特性。

具体而言,美国通过制造或加剧地区冲突,使得其他国家的资本在面临极度不安全感时,倾向于流向相对稳定的区域。

在过去,鉴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及其作为唯一公认的避险天堂的角色,大量国际资本在面临风险时,主要选择流向美国。

而眼下本来就是美联储降息阶段,资本本来就有着流出美国的倾向,而中国发行美元债利率与美国持平,认购率却远超美债,说明在国际投资者眼中,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已跻身与美国相当的层级。

而如果中国也成为了资本避风港,那么原本一窝蜂跑到美国避险的资本,肯定就会有很大一部分往中国跑。

更关键的是,中国此举还有三个阳谋。

以前美国常常利用债务陷阱收割小国,比如让自己控制的金融机构,向部分资源禀赋优异但财政状况拮据的小型国家提供贷款时,贷款并非无偿给予。

一方面,借款方需将其国有资产,例如矿产资源、牧场经营权及石油开采权等,作为抵押物以确保贷款安全,另一方面,借贷协议中将详细列明资金用途的严格限制条款,这些条款的设计往往倾向于增加借款方的还款难度。

到时候让你没有按合同的来,那么你抵押的资产就按最低的估值,卖给西方企业了,可以说,很多国家的资产就是这么被收割的。

但中国借到美元之后,就可以帮着这些国家还债,美国创造收割他们的机会自然就打水漂了。

而这些向中国借了钱还债的国家,向中国还钱的时候,就不定非要还美元了,人民币等,那么这就间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了。

而最后,随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拓展其影响力,美元的交易规模与使用频率就会因此而缩减,在此情境下,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活跃度降低的美元资金将流向何方?

答案显而易见,它们将回流至美国本土。

然而,美国国内市场美元供给本就处于充裕甚至过剩状态,美联储正是基于这一考量,在特朗普政府施加的种种压力下,仍坚持维持现有利率政策不轻易降息,但当前政策已面临较大维持压力。

一旦美联储再降息,释放出的美元资金将与从国际市场回流的美元资金形成合流,这两股庞大的资金流动浪潮叠加,将对美国经济构成显著冲击。

这样看下来,谁说中国没有金融高手呢?#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财政部在香港成功发行美元主权债券》经济参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财经   急刹车   中国   没想到   美国   美元   债券   资本   资金   主权   债利   利息   倍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