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山东高速男篮的青训是出优秀的大个子球员的,因为山东人普遍的身高优势让其青年队和少年队都涌现出非常多的优秀的大个的好苗子。但是他们可以在青年队之前大杀四方,到了一线队为何就会变得碌碌无为,比如以前的号称小姚明,在青年队异常放彩的朱荣振整个职业生涯就在辽篮的那个赛季总决赛最后的一场限制住了许钟豪算是一个亮点。再比如曾经的优秀内线张新宇同样是没有打出来。明明山东的篮球队伍里拥有一众出色的内线好手,比如巩晓彬,纪敏尚这样的成名的四五号位球员,但却培养不出一名将天赋兑现的好球员。山东男篮真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了。
这么多年没有涌现出优秀大个子,只能说明培养上出了问题。
巩晓彬,纪敏尚这一代球员退役至今已经有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山东高速男篮一直是号称内线有传统的球队。但是回顾这二十多年,除了陶汉林还算是比较成功之外,其余的内线球员大多就是平淡收场。贾诚虽然号称非常全面,也有总冠军,但是真没有看到什么高光的表现,吴珂同样如此。后来的朱荣振,张新宇等就更谈不上了。
个人认为,这些优秀球员都没有成为联盟顶级内线的原因,和教练员培养的方式方法有关。比如山东男篮在选拔人才上只看重身高而从来不重视个人的运动天赋,那些弹跳速率快的不会被选上来,选择的更多是有绝对身高,站桩式的中锋。其次,这类站桩式中锋目前在职业赛场并不吃香,移动速度慢会被快节奏拖垮,加上身体太大多少就在青年时期就有过伤病,导致了对面们的场上战斗欲望不强,缺乏去硬碰硬对抗的勇气。
山东高速男篮彻底开启重建,弃用老一代山东老人是好事。
既然我们自己退役下来的这些人,找不到将这些年轻大个子培养出来的能力,那就换一拨人来培养。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邱彪带领的教练团队崇尚的不再是身高优势,而是球员在场上的机动能力和在战术里面的执行力,这些对于如今的刚刚上来的年轻球员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还是按照陶汉林,韩德君那种方式去培养的话,这批年轻人已经很难在联盟里打出来。
其次,老队员二十多年的培养也确实是没什么成效,他们已经有了固定的培养模式和思维方式。既然不成功,换一种方式有何不可,就算是邱彪同样没有成功,也比一直在一种失败的模式下去培养要更有意义。
总结一下:
个人认为,山东高速男篮这次的大破大立的开启整个系统化的重建不是一件坏事,虽然有了去山东化的趋势,但也是给山东篮球带来了新的希望。大家都在指责邱彪重用外人,不给本地球员机会。但细细回顾,那些前辈们坚持的培养模式又取得了什么成就。与其在平庸的道路上一路走下去,还不如换种方式换种活法,未必能够成功,但也是一次该有的尝试。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