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男孩田义,一把扯掉了女孩的裤子;把邻居家的纱窗,拆掉,做成渔网,然后偷偷下河捞鱼......女孩的母亲、邻居都跑过来,讨要说法,田义的母亲却说:“我是老师,怎么教育孩子,不用你来教我。”
田义慢慢长大,在高中学校就找对象,替哥们出头,导致被开除。
母亲却说:“上学呢,是一条成才的路,但也不是唯一的路。不想上就别上了,这高尔基不也没有上过大学。”
父亲看不过去了,说:“要是儿子有高尔基的文采,就不会轮到今天了。”
可惜,家里没有父亲说话的份。
在母亲的纵容下,田义越来越胆大,常常和黑社会性质的群体混。一失手,就犯了大罪,陷入牢笼。
这是警示教育电影《冰裂》里的故事。
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做老师的母亲,会一直纵容儿子的恶劣行为。
儿子花钱,母亲想尽办法给;儿子犯错,母亲总是袒护;儿子学坏了,母亲舍不得骂一句......惯子如杀子,这样的道理,母亲是知道的,却怎么也做不到。
看过电影后,我总是想,要是田义还有兄弟姐妹,母亲又会怎么做呢?
也许母亲会庆幸,还有一个不被爱的孩子,好好成长,越发独立。
家庭里,兄弟姐妹就是这样,被溺爱的有恃无恐,不被爱的反而迅速成长。
(电影截图)
02
我的二舅舅,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
二舅舅过世早,孩子几乎是二舅妈拉扯大。
一个农村女人,养大三个孩子,不容易。但是二舅妈却把小儿子,始终当成掌中宝。
小儿子读小学的时候,就抽烟。二舅妈没有骂,而是笑了笑:“没想到你学得这么快?”
小儿子初中没有毕业,就不去上学了,和人整夜打牌。费用,都是二舅妈卖鸡蛋赚来的。
大儿子一直靠自己,初中的学费,也大部分是自己打工赚来的。他早早就像成年人一样,去山里伐木,到河里捕鱼。
初中毕业后,大儿子借钱,做了一条木船,靠在村口摆渡过日子。
二舅妈常常问大儿子要钱:“你弟弟欠人好几百,你做哥哥的,应该想想办法。”
大儿子生气:“就是你惯坏了,还好意思问我要钱。这是赌钱,你不明白?”
女儿也不怎么被看待,毕竟,重男轻女的思维,在农村还是有的。
女儿二十岁就出嫁了,嫁给隔壁乡一个开小货车的司机。
出嫁之后,和娘家的关系,慢慢冷淡。毕竟,没有被爱过的女孩,对娘家的感情,也就那样。
家庭的彻底变化,是在小儿子犯病之后——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导致身体掏空。
二舅妈耗尽所有的钱,甚至把老房子卖掉,挽救小儿子的生命。可是小儿子稍微好一点点,就去外面混日子。
小儿子病故了,据说是因为肺痨,并且病了还使劲抽烟喝酒,不知收敛。
想起《冰裂》里的故事,拓展一下,就变成了二舅妈家的故事。人家是独生子女,她家是多子女。
子女多了,在父母眼里就有了三六九等——父母爱或者不爱,就是分等级的标准。
无法理喻的是,没出息的孩子,往往更得到父母的喜欢。
03
有人开了一家小店,投资好几万。
生意一般般,但是店主却追加投资,想要把生意拉起来。
几轮投资下去,生意还是不太好。店主还在坚守。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投资效应”——人投资之后,就算是没有回报,也不甘心,往往会继续投资,停不下来。
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呵护,也是一种投资。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金钱投入;二是情感投入。
《冰裂》里的母亲,对儿子田义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寄托了无尽的希望。也是一心一意希望儿子好起来。
但儿子学坏了,母亲觉得自己没有错,只是爱还不够,于是追加了“情感”。
感情的追加,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惯着”。
我的二舅妈,也是一样,对小儿子大量感情和金钱投资,看到小儿子变坏了,还是舍不得停下来。
同时,二舅妈还要求其他子女,对小儿子投资。只是子女比二舅妈清醒,才没有上套。否则这个家庭,几乎全军覆没。
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那些把孩子养废,还继续喜欢的父母了。他们到底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04
俞敏洪说过:“孩子要什么父母给什么,这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对生命的探索和热爱。”
总有一些路,要孩子去走;一些跟头,要孩子自己爬起来。父母应该表达,爱莫能助。
在孩子慢慢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应该慢慢减少投资,避免陷入“投资效应”。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给钱,袒护,拥抱是爱;拒绝,冷淡,鞭策,也是。
爱的尺度很重要。
1.建立家庭规矩,让爱是规矩之下,尽量均衡分配,有长效作用。
2.父母多学习,以优秀家庭为榜样,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3.懂得延迟性满足,很多事情等一等,人的头脑就清晰了,爱也不会泛滥。
4.爱需要双向奔赴,一旦父母感觉不到孩子的奔赴,就应该反思,然后止损。
父母喜欢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不那么喜欢,这是非常聪明的。
父母给孩子的投入,终归是有限的,剩下的部分,需要儿女自己去获取。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