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鸡排“主理人”“鸡排哥”炸出百万热度

9 月 25 日下午 2 时,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附近的空地上,距 “鸡排哥” 出摊尚有一小时,百余米长队已蜿蜒成型。排在首位的市民攥着伞柄笑道:“中午 12 点就来了,就算下雨也得尝尝这‘6 元的快乐’。” 三小时后暴雨突袭,队伍未减反增,近百名食客撑伞等候,有人浑身湿透仍直言 “没吃到会后悔”。

这场持续多日的打卡热潮,始于 9 月 22 日 “景德镇鸡排主理人火了” 的热搜话题。48 岁的摊主李俊永没想到,自己经营五年的鸡排摊,会以 “情绪价值供给站” 的身份成为城市新地标 —— 社交账号两天涨粉超 10 万,直播峰值观看量破百万,甚至有人支付 20 元跑腿费代购。

规矩与温度:鸡排摊的经营密码

“请把塑料袋打开 ——” 伴随着滋滋油炸声,李俊永的标志性指令在队伍中传递。这位扎根景德镇 42 年的南昌籍摊主,用一套 “硬核规矩” 圈粉无数:每日 15 时准时出摊,16 时 30 分后专设学生通道并降价 1 元,12 时后购买加价 1 元作为 “拖延惩罚”,装鸡排的袋子必须提前敞开。

更令人动容的是规矩背后的温情。炸制间隙,他会对着犹豫的顾客喊出 “别亏待自己的肚子”,给等待的食客送上 “你是天空最亮的星” 的赞美,甚至为炸过火的鸡排向顾客致歉。这些被网友整理成 “鸡排课堂笔记” 的语录,让排队时光变成一场治愈脱口秀,正如顾客刘先生所言:“吃的是鸡排,暖的是心情”。

全家总动员:烟火气里的相守

摊位两侧的队伍构成独特风景:左侧是冲着 “脱口秀” 来的粉丝,右侧则是为效率选择 “鸡排嫂” 摊位的食客。“味道一样,就是嫂子话少”,本地市民张先生边排队边解释。李俊永在直播中多次坦言:“真正辛苦的是我夫人,食材都是她凌晨备好的”,这份当众告白让网友直呼 “磕到了平凡爱情”。

如今,侄子也加入摆摊阵营,全家从清晨 6 时卖肉夹馍开始,一直忙碌到深夜 8 时。即便爆红后工作量倍增,李俊永仍坚守品质底线:“不炸到位我不会原谅自己”,这份执着让他早在几年前就已在本地积累口碑。

柔性执法:城市治理的暖心答卷

人流激增也引来城管关注,但一场 “握手执法” 收获全网点赞。昌江区城管队员现场递上解决方案:“帮您协调到便民服务点,线上就能入驻”,并告知这是新划定的 14 个便民摊点之一,可容纳近 800 个就业岗位。李俊永当场承诺服从管理,转身捡起地上的纸巾,这一幕被拍下发到网上,单日点赞超 35 万。

从流动摊贩到 “景德镇文旅推广大使”,李俊永的身份转变藏着城市发展的密码。正如他在首条视频中所说:“欢迎来景德镇,这里不只有瓷器,还有热乎的鸡排和烟火气”。当 6 元鸡排遇见城市温情,这场流量狂欢早已超越美食本身,成为市井烟火与城市文明共生的生动注脚。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美食   景德镇   热度   脱口秀   城市   食客   烟火   规矩   摊主   顾客   队伍   摊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