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来后,打开窗户一股阵刺骨的冷风吹了进来,今年气候反常,亲民的政府让供暖公司提前一周开阀供暖,热了全城老百姓的心。思绪还停留在暖意融融的室内,冷风一吹全身上下就打起了哆嗦,顺手拿起放在沙发上的羊毛毯子裹在身上,重新回到阳台窗户前,任凭这冷风袭来。

初冬的冷风一吹,让人瞬间有一种人间清醒的感觉,风里已经有了冬天的味道,不知是这个季节冷的让人情绪低落,还是风里原本就藏着许多不尽人意的事,风一吹,就冷到了心里。古人常说“悲秋”,认为秋天最容易伤感,其实最让人莫名悲伤的时节,应该是深秋入冬的这一段时间,即立冬前后。不经意间,想起了明代文学家、诗人王穉登的一首《立冬》,写尽了世事沧桑和人情冷暖,轻轻吟来,怅然释怀。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意味着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起始的日子。此时此刻的诗人却无法回老家与家人团聚,感受不到那种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喝着热茶,唠嗑家常的温暖,所以诗中的“寒”字,既有生理上感觉到的寒冷,也有心理上感觉到的寒冷,这两种寒冷叠加起来,更别有一种难言的滋味。

每一年进入立冬节气,气温就会直线下降。甲骨文的冬字,据说是一条用于记事的绳子,两头打结,说明记事已经终结,到此为止,不再记了。所以冬的意思就是“终”。金文冬字的两个绳结往上移动了,小篆冬字的两个绳结连成一线了,还在下面加两个人形,这两个人形其实是“冰”字,毕竟冬天的时候冰天雪地。立冬的“立”,是开始的意思。所以,“立冬”意味着:虽然冬天已经开始(立),但一年也快结束(终)了。
开始与结束,都在立冬中。

冬字的演变
小城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行色匆匆的大人小孩都换上了御寒的衣物,就连每家出行必备的电动车挡风板前,也挂上了一块厚厚的似门帘样儿,不同款式的御寒棉套,行驶在大街小巷上,点缀着小城冬日里单调的景致;人行道旁一棵棵有了年陈的槐树,一到冬天就像一个个老态龙钟健硕的长者,金黄色的树叶似龙须一样,风一吹就开始肆意地飘荡;当人们行走在落满树叶的道路上,脚下就会发出一阵“沙沙……沙沙”的响声,似是在欣赏一段悦耳动听催人奋进的晨曲。

风里有了冬天的味道。
天气一冷,我就开始了莫名怀念,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觉得那些映入眼帘的丰收喜悦和万物萧条中,触动心灵,感觉很重要的记忆被删除了一样。是啊!任谁也无法改变这四季轮回和天道无常,那些曾经飘落在生命中难以释怀的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流逝,也开始渐渐消失在了记忆中。站在风里,默默地向秋天挥手告别,太阳公公也隐却了微笑,躲藏在可厚厚的云层中,我知道极致的寒冷,开始一步步靠近;让我们深情地收藏这季节的寒意,期待冬日里的暖阳,去滋润我们生命的年轮。

风里有了冬天的味道。
西北风带着丝丝的寒意,穿梭在小城每一个角落,吹散了秋日的余温,秋日的斑斓,秋日的美好。是啊!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总有一些美好注定会消逝,无法常伴左右地去拥有,无论多么不舍,都无法挽留。
季节来来往往,时光匆匆忙忙。
我们无法挽回转换的季节,也无法重启流逝的时光。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逐渐老去的路上,不囿于心,不困于情,乐其乐,尽余欢。
这个冬日,祝愿我们保持内心的温暖与明媚,珍惜生活赐予的每一份美好。(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