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福克斯商业频道的采访里,把矛盾的戏码演到了极致。
前半段他语气缓和,说100%对华关税不一定会发生,中美沟通渠道已重新开启,本周会在华盛顿举行工作层级磋商,月底特朗普还计划在韩国与中方会晤。
可话锋一转,他话里话外开始暗示,在美中国留学生有30到40万,而在华美国学生只有800人,言语间满是威胁。
就在前一天,海关总署刚公布9月中国稀土出口量仅4000.3吨,较8月的5791.8吨暴跌30.9%,创下半年来的新低。
更关键的是,10月9日商务部刚出台新规,不仅新增5种中重稀土元素及设备到管制清单,还明确境外产品含中国原产稀土成分超0.1%就得申请出口许可。
而10月14日,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的政策已经正式施行。
一边是中方反制步步收紧,一边是美方筹码接连失效,贝森特拿留学生说事,更像黔驴技穷的无奈之举。
10月11日,特朗普突然放出加征100%关税的消息,当天标普500指数就暴跌超2%,美国企业界一片恐慌。
所以我们能看到,仅仅两天后,风向就变了,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改口说愿意达成协议,副总统万斯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也跟着放话,说大门为谈判敞开。
别看他们说的话挺硬气的,但本质就是产业命脉被拿捏后的“认怂”罢了。
美国稀土储量虽然不算少,可本土连高纯氧化物提纯能力都没有,加州矿山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
10月9日的稀土新规堵死了他们最后的退路,之前靠泰国、墨西哥转口的“曲线进口”路子彻底走不通,F-35战机的电机、雷达部件面临断供风险。
能源部早就测算过,重建本土稀土分离产能至少要5年,成本比中国高30%到50%,丰田倒是在研发铁氧体磁铁替代稀土磁材,可短期内根本突破不了性能瓶颈。
正是眼看关税牌打不响,资源卡不住,贝森特这才盯上了留学生。
但他没算明白,这些学生每年为美国贡献超140亿美元收入,MIT、斯坦福的STEM学科科研项目,很多都离不开中国学生的参与,真要动手就是自伤元气。
再来看中方的反制,那从来都是精准且有序的,每一步都踩在美方的痛点上,却又留着理性的余地。
10月14日施行的对美船舶特别港务费,就是对美方今年4月17日违规收税的直接回应。
收费标准分阶段递增,今年按每净吨400元收,2026年涨到640元,2028年将达1120元,覆盖了美资持股25%以上的所有关联船舶,却特意豁免了中国建造的美籍船舶,既精准打击又不失分寸。
稀土管制更是一张屡试不爽的“王牌”。
从4月首次收紧导致出口量降15.55%,到6月短暂回升后7月再下滑,再到9月跌至4000.3吨,形成了清晰的调控轨迹。
10月的新规不仅管直接出口,连第三方转口和含稀土技术的产品都纳入监管,连台积电、三星获取14nm以下芯片所需的稀土靶材,都得等6到12个月的审批。
与此同时,中芯国际通过参股宁波稀土研究院,正加速14nm设备国产化,2026年国产化率有望突破25%,一压一进间,技术优势在悄悄转移。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还留着没亮的底牌。
中美贸易里,中国商品顺差每年有几千亿美元,但服务贸易每年逆差近2268亿美元,其中留学相关就占了1820亿美元,美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华每年能赚近300亿美元。
这部分是美国服务贸易顺差的核心来源,可中方至今没动。
至于孰是孰非,国际上早有定论,英国《金融时报》直接点出,本轮紧张局势源于美方错误政策,反复无常的态度已经耗尽了信誉。
欧盟专家早有判断,面对中国的稀土管制,美国根本无计可施。
复旦教授吴心伯的观点更客观,中方的反制不是为了升级冲突,而是为谈判争取主动权,是稳定关系的积极一步。
美方从关税威胁到拿留学生施压,暴露的全是霸权思维的失效。
接下来的华盛顿磋商也好,韩国会晤也罢,真正的破局点从来不在筹码多少,而在是否懂得平等与尊重。
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能靠威胁过日子,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