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向全球发出诚挚邀约!

今天(4月26日)下午,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将召开。时隔一年,苏州再次向全球投资者发出诚挚邀约。

在全球经济“迷雾”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作为外向型经济大市,苏州始终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定力不变、信心更足,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实验室里,研发团队攻关核心技术,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

产业园中,外资企业纷纷加码投资,携手共创产业生态圈;

长江之畔,大型货轮往来繁忙,将苏州智造发往世界各地。

连日来,苏州一季度外贸成绩单在朋友圈刷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6325.2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突破4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3月当月的进出口增幅还创下了14个月来新高。

投资苏州就是投资未来!奉行“长期主义”的苏州,正以产业升级的硬实力、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和创新生态的驱动力,构筑起跨国资本与本土经济深度融合的“信心之城”。

信心满满

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加码苏州


在位于吴中区的捷螺智能设备(苏州)有限公司的新厂房内,一台台应用在半导体领域的机器人正在接受最后的调试。

在去年的苏州全球招商大会上,总投资4300万美元的捷螺智能晶圆移动机器人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签约,并实现了当年搬迁、当年投产。

“企业订单复购率达100%,截止到4月中旬,订单比去年全年翻了两倍,供不应求。”董事长洪成都自信地说道。

依托成熟的产业链,这家企业产品的所有装配工序在苏州本土就可以全部完成。目前,企业正与苏州相关科研单位共同探索研发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我也是新苏州人,我一直在为苏州代言。”洪成都介绍,“未来还要在苏州投资建自己的工厂,研发更多的创新产品。”

在去年举办的苏州首届全球招商大会上,现场签约367个项目,总投资3735.4亿元。截至4月1日,已开工项目260个,开工率70.8%。产业项目投产投用105个,投产投用率34.8%。

项目的快速落地与高效转化,印证了苏州产业链的成熟度和政策的可信度,为全球投资者注入“确定性”强心剂,吸引了一张张珍贵的“信任票”纷至沓来——

2025年一季度外企利润再投资8.25亿美元,增长21.9%;

今年以来,苏州共签约招引项目近900个,总投资超6000亿元;

林德集团、大陆集团、三菱、中航工业、顺丰、宁德时代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苏州;

227家外企获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认定。

今年一季度,德国布鲁克纳亚太区总部基地项目、德国易福门智能传感器生产研发基地、日本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新工厂项目、韩国(株)大奉技研全集成智能化生产线项目等一批批优质项目或签约落地,或开工奠基。

“苏州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领先,增加了外资不断扩大在苏州投资的信心。外资企业纷纷加码,充分体现出苏州在营商环境、人才培养、基金赋能、整体生态圈建设方面优势。”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表示。

制度型开放的深化,使得苏州从“政策优惠洼地”升级为“规则对接高地”,为全球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投资沃土。

截至目前,苏州市已吸引了超1.9万家外资企业落户,178家境外世界500强在苏投资项目近500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670亿美元,规模位居江苏首位、全国前列。

底气十足

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替代的“稳定器”


苏州首季实现开门红,对于很多在苏投资多年的企业家来说,并不感到非常意外。

这份底气并非凭空而生,而是源于扎实的产业积淀、开放的制度设计与共赢的合作生态。

出口产品最能证明这一点。从增幅来看,高端装备、智能家电增幅均超过20%;电动汽车和工业机器人增幅均超过45%。

苏州好物“含智量”的升级和苏州的产业布局完美契合。目前,苏州市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了绝大部分工业门类,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产业规模超过了1万亿。打造的10条产业主赛道更是与全球科技浪潮同频共振。

“最让我们安心的,是‘10公里产业生态圈’,供应商、物流公司一应俱全,可以实现和本地企业的‘无缝合作’,让生产效率直接翻倍。”莱茵金属中国区总裁MarcUlrmann介绍。

深耕苏州16年,曾经几十人的小团队如今已经发展成拥有200名员工的“苏州亩产冠军”。

“苏州不仅是‘福地’,更是‘梦想孵化器’。”MarcUlrmann点赞道。


同样还有韩国三星电子,最近进行续期合作签约,和苏州携手共进下一个30年。

自1994年以来,三星集团先后在苏州投资设立了11个项目,总投资超12亿美元,涵盖制造、研发、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今年,苏州三星电子持续加码,引入高端医疗设备产线,推动产业多元化布局。

从1984年首家合资企业在苏州设厂,到如今1.9万家外资企业汇聚,苏州和外企互相成就,锻造出完整且充满韧性的产业链。

同样,像德国博世新能源汽车项目、法国空客中国研发中心等优质外资项目相继落地,更印证了苏州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重要地位。

这种“产业园即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为跨国企业提供了从研发到市场的全周期支持,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替代的“稳定器”。

“苏州正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屠立峰表示,“苏州对创新、吸引投资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对于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推动增长和创造机会至关重要。”

定力如磐

服务可感源自“苏州最舒心”的承诺


苏州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镇,企业数量多、创新力强。

被称为“全球血透之王”的德企费森尤斯,在苏州投资建设的公司(江苏费森尤斯医药用品有限公司)拥有亚太地区最大的生产规模。

在去年的全球招商大会上,该公司签约的透析器生产线总投资7000万美元,达产后年新增产值4亿元。预计2026年能够生产1000万只透析器,2029年后年产能1500万只,达到满产。

“由于新产线的技术平台比较复杂,当地规划、住建等部门专门建了工作群,协助我们制定方案。”在新生产线调度现场,费森尤斯医疗制造与供应链亚太区财务总监赵广刚向记者介绍,“新生产线原本计划2026年年中投产,但在苏州各个部门的帮助之下,预计今年年底就能投产。”

除了投产时间提前半年,企业还在进口设备这一项,享受税收减免政策,节省成本500多万元。

“In China ,for China”(扎根中国,服务中国)这是费森尤斯投资苏州时的宗旨,也说出了众多外资企业的心声。

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苏州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苏州持续迭代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从政务服务、法治保障、要素支撑到市场监管,形成了一套具有苏州辨识度的营商服务体系,为各类企业“大显身手”提供了大舞台。

“苏商通”数字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集成高效服务;“综合查一次”改革,压降入企频次,实现“无事不扰”;打造金字塔人才矩阵,为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等六大专业法庭,提供稳定透明的法治保障......

“健全的外资政策、高效的护商服务使公司深切享受到发展红利,东贺隆昆山已经成长为东贺隆全球布局的核心生产基地。”东贺隆(昆山)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添仁点赞道。

“需求未提、政策先行,使公司在规划建设、税务服务、产业链打造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便利,使我们苏州公司成为集团全球战略中的样板基地。”POSCO中国加工中心董事长卞相七表示。


将“苏州最舒心”的承诺

转化为可感知的服务

不辜负每一张“信任票”

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即将举行

让我们共同见证

这场城与企的“双向奔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苏州   全球   增幅   产业链   外资企业   诚挚   中国   生态   产业   项目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