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晨语:秋光正好心犹健,人到重阳步履轻

九九重阳今又重阳,今天又到了重阳节!

这个节日就像个特别懂事的老朋友,每年这个时候,都轻轻敲敲我们的心门,提醒咱们: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也好好珍惜眼前的好时光。

这不光是个节日,更像是一碗热乎乎的暖心汤——装着咱中国人尊老、敬老、爱老的老理儿,混着满街金桂的香气,甜滋滋地往人心里钻。

我今年六十多了,按老话说正式迈进“人生金秋”。虽说心里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啥事儿都想试试的“小伙子”,但身体确实有点吃不消,“闹点小脾气”。这是身体在温柔地提醒自己:“嘿,老朋友,该换种节奏生活了。”就像我在小区看那银杏叶子:有的已经金灿灿的,像镀了层阳光;有的还绿油油的,憋着劲儿想再绿得久点儿。可不管啥颜色,这两天纷纷飘下来,给树根盖层软乎乎的“毯子”。我看着这情景,明白了一个道理:到这岁数,最明白的事儿就是“顺着日子来”:该赏秋景就赏秋景,该穿厚外套就穿厚外套,不强撑、不较劲,稳稳当当地活出这个年纪该有的那份踏实和厚重。

六十多岁,就是人生的“黄金秋天”。到了秋天时候,不像春天那么咋咋呼呼,也不像夏天那么火急火燎,倒像午后三四点的太阳,暖烘烘的,光线软得像棉花,抬头看看天,蓝得透亮,连云彩都慢悠悠的。忙了大半辈子,现在终于能松口气,有机会慢慢咂摸过去的酸甜苦辣,再伸长脖子望望远处的风景,前面的路挺长,还挺亮堂。

活到这会儿,我算是想明白了:要想后半辈子过得舒坦、自在,有三件事得牢牢抓在手里:第一,得心疼自己;第二,得学会松手;第三,心里那把火可不能灭。

先说“心疼自己”。 年轻那会儿,上有老下有小,天天琢磨着怎么赚钱、怎么把家撑起来,活像个“全能战士”。孩子发烧得守夜,老人看病得跑腿,家里水电坏了得自己修……那时候觉得“扛得住,熬得起”就是本事。现在回头看,责任当然还得担着,但更明白了“差不多就行”的智慧。咱得把更多心思花在自己身上:早上起来煮粥,记得放把枸杞;没事儿的时候,就去地里看看花草和蔬菜;晚上临睡前,想想今天遇到的事,有些感触的就形成一个文字,与大家共享。我们做不了顶天立地的大事,一定要稳得住,就像那老树,叶子少了点儿,站的更稳了,风一吹“沙沙”响,那劲头儿,比年轻时还沉得住气。

再说“松手”。 谁都有“想不开”的时候。年轻那会儿,总盼着升职加薪、孩子考第一、家里和和美美……盼得越狠,有时候越容易失望。现在我算是活通透了,日子哪能事事顺心呢。不如把心放宽点儿,该努力的时候使劲儿,该认命的时候笑着点头。就像我家养的那些花,今年只开了几朵花,不打紧,这每朵花都开得实实在在,粉的娇、红的艳,各有各的样儿;儿孙有自己的小世界,我们当爷爷的,不用啥都管,该帮忙时搭把手,该退出时往后站。这种“刚刚好”的距离,反而是对他们最好的祝福。

最重要的是,心里那把火得一直烧着。这跟年龄真没关系。我见过七十岁的阿姨学跳广场舞,八十的大爷骑车去郊游,九十的老太太还能穿针引线给孙子缝扣子。为啥呢?因为他们心里头有喜欢的事儿,眼里头有亮堂的光。

对我来说,这把火就是早上起来做好早餐,孙子起来就接过来,开始欢乐的一天,听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周末陪爸妈度过幸福时光,做他们喜欢吃的饭菜,陪他们聊天,看电视。这些事儿,看着不起眼,可能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六十多岁的日子,就像一幅画儿,颜色可能没年轻时那么鲜亮,可越看越有味道。我们不再跟人较劲儿“谁对谁错”,但更懂得“将心比心”;外面的热闹少了点儿,可心里头更清楚自己要啥。

往后的路啊,就这么稳稳当当地走:靠自己挺直腰板,该放下的就轻轻松手,心里头装着热乎的事儿。瞧这秋天的天,又高又远,就像咱们的日子,往前看,全是敞亮。

最后啊,在这个“登高望远”的好日子里,祝我头条里的老朋友,还有你们的家里人,重阳节快乐,身体倍儿棒,笑容天天有!

(作者声明:图文均为原创。本文独发“今日头条”。为保护原创合法权益,业已授权头条全网维权,谢谢支持和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美文   重阳   步履   好心   事儿   日子   秋景   孙子   亮堂   老朋友   重阳节   秋天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